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点眼黄连煎

点眼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黄连煎处方

黄连半两(去须),马牙消1分,蜜半匙。

制法

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纳和梨中,以盖子覆之,冬月一伏时,夏月从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尘污,取其汁。

功能主治

眼赤痛。

用法用量

每日点眼3-5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圣济总录》卷一○三:点眼黄连煎别名

黄连煎

处方

甘蔗(汁)2合,黄连(捣碎)半两。

制法

上药于铜器中,以慢火养,令汁涸去半,以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

眼目暴赤,碜涩疼痛。

用法用量

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济总录》卷一○四:点眼黄连煎别名

黄连煎

处方

黄连(去须)3分,甘竹叶1握,乌梅2-7枚,古钱2-7枚。

制法

上除古钱外为末,入钱,以水1碗半,渍药半日,煎取7分,绵滤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

风毒目赤痛。

用法用量

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圣济总录》卷一○六:点眼黄连煎处方

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分作2分,1分瓷器内炒紫色,1分生用,同和;别以木炭灰2钱匕,与黄连同用沸汤半盏浸良久,以细熟绢滤过取汁,瓷器盛,就冷水内,沉令极冷。

功能主治

肝热目赤,干涩碜痛。

用法用量

点眼中。或更细研少龙脑相和,尤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猜你喜欢

  • 半苏丸

    处方半夏、紫苏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加蛤粉、神曲、蜘壳灰各等分,为末,以桃仁泥5钱,瓜蒌瓤1枚为丸。功能主治夏月无汗成久嗽病。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苏散,与剂型不符,据《医部全录》改。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 半苓丸

    处方神曲 半夏 猪苓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 半苓平胃散

    处方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半苓汤

    处方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半表半里中和汤

    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疡科选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