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朱砂丸

朱砂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朱砂丸处方

朱砂(水飞.一两) 犀角屑(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茯神(去木.一两) 远志(去心.一两) 龙齿(研.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半) 铁粉(另研.一两半) 防风(去芦.七钱) 黄芩(七钱) 汉防己(去皮.七钱) 秦艽(去土.七钱) 天麻(七钱) 升麻(七钱) 铅霜(另研.半钱)

炮制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和捣三四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心脏中风,手足惊掣,心神狂乱,恍惚烦闷,言语蹇涩,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粳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朱砂丸处方

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肉桂30克(去皱皮,为末)巴豆20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禹余粮30克(烧,醋淬三遍,细研)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

制法

上药研匀以汤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症病。腹中硬痛,不欲饮食,经久不愈,羸弱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朱砂丸处方

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牛黄7.5克(细研)麝香15克(细研)天麻15克 天南星15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白附子15克(炮裂)干姜15克(炮裂,锉)巴豆15克(去心、皮,研,压去油)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慢惊风,四肢拘急,心胸痰滞,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奶汁或荆芥汤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朱砂丸处方

硫黄30克 白矾15克 雄黄15克 麝香3克(别研)穿山甲30克(新瓦上炙令黄赤色)甘草15克(炙)肥皂1枚(去子,焙)蜗牛7枚(炙,去壳,焙干)

制法

前三味入瓷器内,水调蚌粉固其缝,外用盐泥密封,候干;炭火烧通赤,取出放地上去火毒;后五味为细末,与前药研匀,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治久痔生疮,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八珍散

    《瑞竹堂经验方》卷四:八珍散别名八珍汤(《正体类要》卷下)。处方当归(去芦)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 八珍汤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八珍汤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八珍汤/八珍散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