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回阳玉龙膏

回阳玉龙膏

《仙传外科集验方》:回阳玉龙膏别名

玉龙膏(《理瀹骈文》)。

处方

草乌90克(炒)南星(煨)30克 军姜60克(煨)白芷30克(不见火)赤芍药30克 肉桂15克(不见火)

功能主治

温经回阳,活血止痛。治一切阴证疮疡,阴疽发背,痰湿流注,鼓椎风,伤损久痛,风湿冷痹。

用法用量

上药研末,用热酒调敷。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备注

方中姜、桂助脏腑阳气以祛寒;草乌、南星走窜发散,破恶气,驱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赤芍、白芍活血散滞,止痛生肌;陈酒为使,行药性,散气血诸药合用,有回阳逐阴之功,为外科阴证常用要方。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明·《外科正宗》:回阳玉龙膏出处

回阳玉龙膏,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又名“回阳玉龙散”。

组成

草乌(炒)三两(90克),煨于姜(炒)三两(90克),赤芍一两(30克),白芷一两(30克),煨天南星一两(30克),肉桂五钱(15克)。

用法

制膏,外用。

功效

温经活血,散寒化痰。

主治

主治背疽阴证,寒湿流注,冷痛痹风等证,病灶特点为不肿高,不焮痛,不发热,不作脓,皮色不变,漫肿无头。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本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例,辨证加用五积散、当归拈痛汤、羌活胜湿汤、大防风汤等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肿胀、关节摩擦音、运动障碍等症状消失者5例;症状基本消失,阴雨天有较小骨摩擦音者4例;脱落1例。9例患者平均疗程37日,半年后随访,复发2例,但复发症情较治疗前为轻。(《中医杂志》1964年第11期)

方解

方用干姜、肉桂热血生血;草乌、天南星破恶气,祛风毒,死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赤芍、白芷散血滞;加以酒行药性。临床应用以一切阴寒疮疡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报道较少。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肌肉深部脓肿、关节炎、关节腔。慢性积液、慢性炎症性软组织僵块、腰肌劳损、腰椎肥大、骨质增生等病症。

方歌

回阳玉龙阴毒招,不热不疼不肿高,军姜桂芍星乌芷,研末须将热酒调。

摘录明·《外科正宗》

猜你喜欢

  • 安乐散

    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 安体散

    处方茯苓3钱,苍术2钱,荆芥2钱,防风1钱,黄芩1钱,当归5钱,蒲公英2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黄水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 安儿至宝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巴戟天3钱,附子1钱,麦芽1钱,枳壳3分,槟榔3钱,车前子2钱,白豆蔻3钱,扁豆2钱,萝卜子1钱。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上吐下泻,眼目上视,死亡顷刻.其状宛似慢惊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全在用参、附

  • 安全散

    处方人参(去芦)1钱(焙),白术(炒)1两,白附子(炮)1两,南星(姜汁1碗煮干切片,炒)1两,天麻(炮)1两,辰砂(别研)1两,当归(焙,去芦)1两,乳香(别研)1两,没药(别研)1两,吊藤(勾子者,焙)1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1两,

  • 安养汤

    处方人参1钱,百部1钱,山药1两,甘草3分,麦冬5钱,北五味10粒,白术2钱,茯神3钱。功能主治肾痨生虫,夜卧常惊,或多恐怖,心悬悬未安,气吸吸欲尽,淫梦时作,盗汗日多,饮食无味,口内生疮,胸中烦热,终朝无力,惟思睡眠,唇似朱涂,颧如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