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细沙虫草

细沙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沙虫草拼音注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

庐山香料

来源

唇形科白花石蚕Teucrium pernyi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布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

微甘,温。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解毒。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

细沙虫草、截叶铁扫帚根各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细沙虫草拼音注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白花石蚕。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阴湿地带。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茎方形,被有倒生的密柔毛.叶对生;披针形,长2.5~8.5厘米,宽1~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两面有短细毛,下面有腺点;有短柄。花轮有花2~6朵,集成间断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圆状披针形,有柔毛;萼钟状,唇形,上唇有3齿,中齿最大,卵形,两侧的齿呈三角形,下唇2齿,披针形,外被短柔毛;花冠白色,上唇退化,下唇裂片5;雄蕊4,2强,伸出;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4枚,倒卵形,黑色,上面有白色斑点。花期8~9月。果期10月。

性味

辛微甘,温。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解毒。

复方

①治痢疾:细沙虫草、截叶铁扫帚根各五钱。煨水服。

②治白斑:细沙虫草、虎掌草根、野棉花根、山苏麻、响铃草各三钱,煨水服;并煨水外洗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细沙虫草拼音注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

白花石蚕、野霍香、泡草、香柯柯

英文名Root of Perny Germander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二齿香科科的根可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bidentatum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60-90cm,近无毛。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边缘具3-4对粗锯齿,两面无毛。假穗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微小,卵状披针形;花锷钟状;喉部内且毛环,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极发达,扁圆形,侧齿微小,近圆形,下唇2齿,极靠合,弯缺常不达下唇1-3;花冠白色,筒稍伸出,檐部单唇形,唇片与花冠筒成直角,中裂片特发达,近圆形,最后一对裂片半圆形;雄蕊超出花冠筒1倍;花盘盘状,全缘。小坚果卵圆形,具网状雕纹,合生面为果长1-2。花期7-9月。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二萜类化合物:二齿香科素(bidentatin),6-酮基林石蚕定(6-ketoteuscordin),林石蚕酮(teuscordinon),石蚕甙(teucrin)H2,黄花石蚕素(teuflin)及郝酮甾醇(clerosterol),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1]。

归经

归脾;胃经

性味

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解毒。主感冒;头痛;鼻塞;痢疾;湿疹;白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沉香

    《中国药典》:沉香拼音注音Chén Xiānɡ英文名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

  • 沉香曲

    拼音注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性味《饮片新参》:“苦香,温。“注意《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慎用。“功能主治①《饮片新参》:“理脾胃气,止痛泻,消胀满。“②《药剂学》:“治感冒风

  • 测试

    拼音注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s

  • 潮风草

    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潺槁树

    拼音注音Chán Gǎo Shù别名青胶木、树仲、油槁树、胶樟、青野槁、潺槁木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 (Lour.) C. B. Rob.,以根、皮、叶入药。夏秋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皮多鲜用。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