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钱氏白术散

钱氏白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钱氏白术散处方

人参、白术(不见火)、木香(不见火)、白茯苓(去黑皮)、藿香(去土.梗)、甘草(炙),各一两;干葛二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并不止,津液枯竭,烦渴多燥,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困少力,因而失治,变成风俌,不问阴阳虚实,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通口服,不拘时,更量儿大小加减,渴甚者并煎,任意饮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小儿药证直诀》:钱氏白术散出处

钱氏白术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本方又名“七味白术散”。

组成

人参二钱五分(7.5克)、白术五钱(15克)、藿香叶五钱(15克)、茯苓五钱(15克)、木香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葛根五钱(15克)。

用法

上药均研粗末。每次9克,水煎服。亦可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主治

主治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频作,烦渴多饮,舌淡苔白,脉沉迟。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轮状病毒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等病症。

1.小儿腹泻: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64例,西药对照组62例服用盐酸洛哌丁胺治疗,7~20日为1个疗程。以大便次数、腹胀、腹痛、食欲情况为疗效判断依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且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未出现任何副反应。(《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0期)

2.轮状病毒肠炎:运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七味白术散与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治疗组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50例,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疗程3日。根据大便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9.27%,总有效率为96.9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3.肠易激综合征:七味白术散加减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与单用黄连素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4周。以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年第2期)

4.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59例,与西医常规治疗(丽珠得乐+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7例作对照,疗程1个月。以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停药2周后呼气试验HP阴性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对照组治愈率87%。(《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第12期)

方解

本方由四君子汤甘温益脾,辅以木香、藿香、葛根芳香醒脾化湿助运。白术散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体,补而不滞,自钱乙之后,历代医家亦多用此方。明-儿科世家万全提出,“白术散乃治泄作渴之神方”,清·医家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云:“幼科之方,独推此为第一,后贤宜留意焉。”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小儿厌食症、糖尿病腹泻、消渴病、肝硬化腹水、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证属脾胃久虚、津液内耗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七味白术散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腹泻等作用。

方歌

钱氏白术小儿良,四君葛根木藿香,烦渴腹泻脾久虚,钱氏此散宜煎尝。

摘录宋·《小儿药证直诀》

猜你喜欢

  • 备急压气散

    处方大槟榔4个,紫苏穗2钱半,生姜1斤(取自然汁)。制法上为细末,分作2服。功能主治奔豚气上至,心烦乱,不省人事,上至心下,从少腹起,上至咽喉,闷绝不能言语。用法用量水煎,和滓温服,1日2次。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医林方》

  • 备急圆

    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不拘时。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备急如圣散

    别名如圣散(《杂类名方》)。处方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内搐之,立见效。摘录《卫生宝

  • 备急救生丸

    处方干姜(炮)4两,甘草(炙)4两,黄药子4两,板兰根4两,犀角(镑)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中暍垂死。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汤化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备急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备急散处方盆消120克 紫河车 青黛各15克 蒲黄30克 甘草60克 薄荷75克 僵蚕9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功能主治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米难下。用法用量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