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保生丸

保生丸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保生丸处方

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两半,干姜(炮)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初受胎时,胎气不安,多卧少起,不进饮食;或胎漏下血不止,或下黄赤汁,腰腹痛重。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以苎根糯米煎饮送下;或以秦艽、糯米煎饮亦好;胎漏下血,以温酒咽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谭氏殊圣》:保生丸处方

大黄1分半,黄柏(为末,别研)1分半,宣连1分半,丁香1钱,麝香1字,金箔5片(以水银结砂子)。

制法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心热,客壅伤神,绕口生疮,钓引,重舌,涎流不断,食乳摇头,夜夜啼哭。

用法用量

每服1粒,温水化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谭氏殊圣》《博济》卷四:保生丸别名

保生丹

处方

金钗石斛1分(别杵),秦艽1分,官桂(去皮)1分,干地黄1分,贝母1分,防风1分,糯米1分,甘草(炙)1分,干姜(炮)1分,细辛1分,当归2分,蜀椒(去目子)2分,大麻仁2分,大豆卷2分,黄芩2分,石膏(明净者)1钱半,麒麟竭1钱半,没药1钱半,龙脑1钱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6两,热,须入水1分,同炼令水尽,和药为丸,如弹子大,约成72丸。

功能主治

补宫脏。主产前产后,血气风冷及妇人所患一切疾病;气虚,肢体瘦倦。

用法用量

保生丹(《鸡峰》卷十五)。

注意

忌生冷、油腻、鱼、鸡等物。

摘录《博济》卷四《圣惠》卷八十六:保生丸处方

干虾蟆1枚(于小罐子内,以瓦子盖口,勿令透气,烧灰),蜣螂(微炒,去翅足)半两,母丁香半两,麝香(研细)半两,夜明沙(微炒)半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半两,苦葫芦子半两,胡黄连半两,熊胆(研细)半两。

制法

上为末,以软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充肌肤,悦泽颜色。主小儿五疳。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圣惠》卷八十五:保生丸处方

巴豆7枚(生用,去皮心),天南星1枚(炮裂),蛜(虫祁)5枚(生用)。

制法

上药于晴朗初夜,在北极下露之1宿,明旦为末;取豉49粒,口内含不语,脱去皮,烂研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天钓,脏腑壅滞,壮热搐搦。

用法用量

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周(廷页)济急方论》:保生丸处方

金钗石斛2两,贝母(去心)2两,黄芩2两,明净石膏(细研如粉)2两,桂心2两,乌头卷2两,秦椒(去目,炒)2两,蜀椒(去目,炒)2两,甘草(炙)2两,糯米(炒)2两。

制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10个月内诸疾,食欲不振及气喘疾痛,面目萎黄,身体羸瘦,四肢无力,手脚浮肿,胎脏不安,及气痛等证。

用法用量

或有妊娠诸疾,吃食减少及气喘疾痛,面目萎黄,身体羸瘦,四肢无力,手脚浮肿,胎脏不安,并以大枣汤研送1丸;气痛,酒研送1丸,空心服之。

注意

忌腥腻、果子、粘食、杂物、冷肉。

摘录《周(廷页)济急方论》

猜你喜欢

  • 半苓汤

    处方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半表半里中和汤

    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疡科选粹》卷

  • 半角丸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6分,芸桔梗6分,知母6分,紫苏6分,猪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苈(炒)6分,鳖甲8分(酥炙),槟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汉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

  • 半解汤

    处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当归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荆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风。主治郁气不宣,风邪外袭,半边头痛,多在左边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半豆饮子

    处方半夏 白豆蔻 苍术 干姜 藿香 陈皮 归尾 川芎 人参 白术 甘草 猪苓 砂仁 莲子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