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鬼哭丹

鬼哭丹

《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鬼哭丹处方

人言1钱(研末),新绿豆1两(为末)。

制法

上搅匀,以无根水搜为1丸,如皂荚子大,却将黄丹为衣,阴干;小儿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疟疾不问1日1发、间日1发或3日者,多寒少寒,多热少热,头疼,渴欲饮冷者。

用法用量

临发日5更,用桃、柳枝露水送下。

注意

忌热物半日。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鬼哭丹别名

豉破丸

处方

白信石1钱(白砒霜者良,不用黑者),寒水石4钱。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取端午日3-5家粽角,极薄切,用建盏盛粽一过,用寒水石铺一过,却信石铺之,此后再用粽角,以前法铺之。如铺尽,仍将粽子盖却;用淡豉、冷水微浸取浓汁,滴于盏内,炼成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大人只服5丸,5岁后只3丸,周岁以上只1丸,疟疾未发前,五更东流水送下;水(鼻合),盐蒻烧灰,调沸汤,候冷吞下;食(鼻合),茶蒻烧灰,调沸汤,冷吞下,或冷腊茶清吞下;老(鼻合),用半夏5粒,生姜1大块,同擂自然汁吞下,永远不发。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中藏经》卷下:鬼哭丹处方

川乌14个(生),朱砂1两,乳香1分。

制法

上为末,以醋1盏,加五灵脂末1两,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抟而为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男子温酒送下;女子醋汤送下。

摘录《中藏经》卷下《丹溪心法附余》卷六:鬼哭丹处方

常山1斤(醋浸,春5、夏3、秋7、冬10日),槟榔4两,半夏2两,贝母2两。

制法

上为末,用鸡子清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疟,2-3日一发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隔夜、临睡冷酒吞服,次日早再进1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六

猜你喜欢

  • 庵闾子丸

    处方庵闾子15克 白薇15克 桂心7.5克 防葵15克 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膝30克(去苗)当归15克(锉,微炒)熟干地黄7.5克 芎藭15克 鬼箭羽7.5克 干姜15克(炮裂,锉)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 庵闾饮

    处方庵闾子(微炒)熟干地黄(焙)蒲黄(微炒)当归(切,焙)各60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妇人突然漏下,先多后少,日久不断。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日午、临卧空腹时韫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懊憹散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懊憹散处方雚芦10分,干漆2分,萹蓄2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伤寒心中懊憹,下利,谷道中烂伤。热患有蛔虫懊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粥饮下,日2次。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雚芦走气分,更益以干漆破血,

  • 挨癖丸

    别名挨痞丸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细)3钱,青皮(去白)3钱,木香3钱,蓬术3钱,五灵脂3钱,北大黄3钱,巴豆(压去油尽)1钱。制法上为1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乳癖谷症,腹中块病。用法用量挨痞丸(《保婴撮要》卷五)。

  • 挨积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挨积丸处方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见火)90克 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温中消积。小儿脾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