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滇西风毛菊

滇西风毛菊

拼音注音Diān Xī Fēnɡ Máo Jú别名

八面风、天朋草、花戎芦

英文名all-grass of Bodinier's Saussurea出处

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羽裂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pachyneura Franch. [Saussurea bodinieri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洗净,以纸遮蔽,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羽裂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5-20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褐色的残叶柄。茎直立,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基生叶莲座状,叶柄长,紫色,被蛛丝状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9-23cm,宽2.5-4cm,羽状深裂,裂片7-9对,稍斜,长圆形或卵形,具不规则粗裂,先端具刺状小尖,上面被褐色腺状短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2-4个较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直径2.5-3cm;总苞钟状,长2-2.5cm,总苞片5-6层,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具小刺尖,常反折,边缘干膜质,浅波状,被疏短柔毛;花紫色,长约2cm。瘦果,长圆形,长4-5mm,具黑色横皱纹;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性味

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

清肿散结;止血。主痈肿疮疖;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涂青;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全草:味苦,性温,有止血功能。用于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叶木叶

    拼音注音Cū Yè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

  • 粗叶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粗叶耳草拼音注音Cū Yè ěr Cǎo别名节节花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粗叶耳草Hedyotis hispida Retz.[Oldenlandia hispida 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

  • 粗梗黄堇

    拼音注音Cū Gěnɡ Huánɡ Jǐn别名粗荚黄堇、马尾黄连、土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粗梗黄堇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pachypoda (Franch.)Hand.Mazz.[C.tibetica .f

  • 粗棕竹根

    拼音注音Cū Zōnɡ Z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粗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robusta Burre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出须根,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

  • 粗榧子

    拼音注音Cū Fěi Zǐ别名榧子、山榧子、血榧来源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中国粗榧C. sinensis (Rehd. Et Wils.)Li的种子。秋季采摘,晒干。性味甘、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