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大九节铃

大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九节铃拼音注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

艾叶酸蔹藤、牛角天麻、铜皮铁箍

来源

葡萄科大九节铃Ampelocissus artemisiaefolia Planch.,以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涩、微麻,微寒。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接筋骨,止血消炎,止痛。主治骨折,刀枪伤,烧伤,痈肿。

用法用量

根研末,每次1~2钱,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大九节铃拼音注音Dà Jiǔ Jié Línɡ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艾叶酸蔹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陡崖上。

原形态

藤本。茎有卷须,与叶对生。根串珠状纺锤形。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5枚,叶片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叶缘有粗锯齿。花为聚伞花序,淡黄绿色。浆果小,有种子1~4粒。

性味

辛涩微麻,微寒,有小毒。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续筋接骨,止血消炎,止痛。治骨折,刀枪伤,烧伤,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大九节铃拼音注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

铜皮铁箍、牛解天麻。

英文名Root of Womwoodleaf Ampelocissus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艾叶酸蔹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cissus artemisiaefolia Pl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陡崖上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态

艾叶酸蔹藤 攀援藤本。根串珠状,纺锤形。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有叶柄;小叶5,鸟歧状,中间1片大,两侧叶片较小,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花杂性,聚伞花序在上部与叶对生;萼片杯状,4-5裂;花瓣4-5,淡绿色;雄蕊4-5;花盘明显;子房2室,花柱短,常有数条纵纹,柱头小。浆果小,具种子2-3颗。

炮制

切片晒干

归经

心经

性味

味辛;涩;性微寒;小毒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敛疮。主骨折;刀枪伤;烧伤;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3-6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两金

    《中药大辞典》:百两金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别名八爪龙、八爪金龙(《草木便方》),开喉剑、叶下藏珠、状元红(《天宝本草》),山豆根、铁雨伞、真珠凉伞(《福建中草药》),野猴枣、珍珠伞(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紫

  • 百两金叶

    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的叶片。化学成分茎、叶含紫金牛酸、岩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药》:“微咸,凉。“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包损伤,涂诸疮,通淋。“摘录《中药大辞典》

  • 百合

    《中国药典》:百合拼音注音Bǎi Hé别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英文名BULBUS LILI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

  • 百合花

    《中药大辞典》: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归经《滇南本草》:“入肺。“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注意《滇南本草》:“肺有风邪者忌用。“功能主治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