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关注心理疲劳

关注心理疲劳

一、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心理疲劳是在活动过程中过度使用心理能力而使其功能降低的现象,或长期单调重复作业而产生的单调厌倦感。从人体在日常生活方面出发,心理疲劳指长时期地思考、焦虑、恐惧或者在和别人激烈争吵之后,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状态。心理疲劳的本质应该是由于心理功能、神经系统方面利用过度、紧张过度从而导致其功能降低所产生的疲劳,或者便是由单调、重复的工作所引起的一种厌倦感。

疲劳,是指持久或过度活动后引起机体不适和工作绩效下降的现象。无论从事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都会产生疲劳。若从疲劳发生的功能特点来看,可将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指人由于长期持续活动使得人体生理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疲劳。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是联系的。生理疲劳是为工作所倦,不能再干;而心理疲劳则是倦于工作,不想再干。然而,轻度的生理疲劳,可以由意志努力来克服,而极度的生理疲劳,不但会降低运动器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从而破坏了正常的心理活动。心理疲劳也会减弱生理活动,如厌烦、忧虑等都会损害身体的健康,使器官的活动效率降低。

二、心理疲劳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心理疲劳的产生,不仅与当时所处的情绪因素有关,而且与操作者的情绪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心理负荷情境

心理负荷可解释为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心理负荷过高或过低都极易引起心理疲劳。过高的心理负荷造成操作者高度的心理应激,使人体的紧张程度过高。心理能力使用过度,从而造成心理疲劳。同样心理负荷过低也会引起心理疲劳。单调、乏味的长时间操作会引起操作者极度厌烦,它能引起和加速操作者心理疲劳的产生。单调往往与不变或仅仅以重复方式变化的情绪条件联系在一起。在单调情绪中,操作者知觉到的对系统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水平,因而产生不愉快、不合、缺乏兴趣和挑战、压抑以及觉得工作永无止境等消极情绪,从而产生心理疲劳。

2、工作态度和动机

心理疲劳和人的工作态度和动机有很大关系。工作热情高、有积极工作动机的操作者可以忽视外界负荷对人体的影响而持续工作。工作热情低、毫无持续工作动机的操作者对外界负荷极为敏感,往往夸大或高估不利的效应。所以在有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极度的疲劳,"精疲力尽",但其操作效应却没有明显的下降。相反,在另外的情况中,操作者的效绩尽管已恶化,但主观疲劳体验较轻。其实,这也正是心理疲劳的特征之一,即疲劳体验与操作效绩并不一定具有对应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提出的疲劳动机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中体验到疲劳的程度,依赖于个体分配给任务的能量值,依赖于个体对完成这次任务的需要和动机的水平。这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高动机水平的工人从总能量中分配给工作的能量值比较高,他们在工作中干劲大、产量高,只要不把这些工作能量完全耗尽,一般不会感到极度疲劳。而低动机水平的工人,由于从总能量中分配的工作能量值比较低,他们虽然工作并不紧张,消耗的能量也并不太多,但也会体验到非常劳累。

3、期望

期望对心理疲劳的产生也相当明显。许多研究者探索了8小时工作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工作效率逐渐下降,休息后继续工作,则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回升。更为令人感兴趣的现象是,每当工作日结束时,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又会出现较明显的回升。毫无疑问,在这里,意识到结束时间快到、结束工作的期望很快就要实现,这会促使操作者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使效绩得到提高。这里可看出,由于期望的即将实现,操作者生理上可能很疲劳,但其心理的疲劳或者说是疲劳体验却不明显。

4、情绪因素

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心理疲劳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消极的情绪使操作者体验到更多的疲劳效应,积极的情绪往往使操作者将操作中积累的疲劳感冲得一干而净。当一场重大比赛结束之后,胜利的一方往往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兴奋、喜悦,比赛中的疲劳已忘了;而失败的一方由于失败而悲伤、消沉,比赛之后就愈感劳累。

5、精神负重

精神负重也是心理疲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年人。中年人正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之中,长期背负着精神压力,在工作、事业开创、人际关系处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对家庭和事业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从而使心理陷入了"心力衰竭"的状态,这便是心理疲劳了。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心理疲劳还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如人的身体素质、性格特征、工作环境条件、睡眠状况及心理暗示,等等的这些方面对心理疲劳的产生和发展或多或少的发生着影响。另外,生理方面的疲劳同样对心理疲劳有影响。虽说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是有区别的,但是不能忘记两者又是联系的。因此,生理疲劳必定也是引起心理疲劳的一个方面。

三、心理疲劳的症状和对人体的影响

当人体产生心理疲劳时,通常有如下症状:

1、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谈;

2、学习、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去做,工作中错误多,效率低;

3、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芝麻大一点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动肝火;

4、眼睛容易疲劳,视力迟钝,全身感到不舒服:眩晕、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

5、乏困,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

6、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等。

由以上的一些症状,可以看出心理疲劳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疲劳会造成人体无力感、注意失调、感觉失调、动觉紊乱、记忆故障、意识衰退等等。心理疲劳的存在对人的负面影响实在重大,运动员在心理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心理疲劳使机体的活动失调性增加,肌肉感知觉模糊,运动表象不清晰。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在心理疲劳的情况下,对重量的感觉会发生20%的变化,所以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疲劳往往通过一些身体疲劳的症状表现出来,所以常被人忽视,当心理疲劳持续发展时,将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失眠、内分泌紊乱等,最终导致心理疾患。

猜你喜欢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