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鼠肉

黄鼠肉

《中药大辞典》:黄鼠肉拼音注音Huánɡ Shǔ Ròu出处

《饮膳正要》

来源

为松鼠科动物黄鼠

生境分布

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黄鼠(《饮膳正要》),又名:礼鼠、拱鼠(《韩昌黎集》),貔狸(《纲目》),地松鼠、大眼贼、蒙古黄鼠。

体长约20厘米,尾长约6厘米。体形细长,头大,耳壳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发达,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跖被毛。有颊囊。雌体有乳头5对。全身毛草黄色,并杂有褐黑色。额、头部较深,为黄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为白色。尾毛草黄色。夏毛较冬毛短而色深。

栖于草原或沙地,穴居,白昼活动。冬眠期较长。食物主要为草本植物的茎、叶,或野菜、大豆幼苗等。并常盗食大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亦食昆虫。

性味

《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注意

《饮膳正要》:"多食发疮。"

功能主治

《纲目》:"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黄鼠肉拼音注音Huánɡ Shǔ Ròu别名

礼鼠、拱鼠、貔狸、豆鼠、禾鼠、大眼贼、草原黄鼠、蒙古黄鼠、达呼尔黄鼠

英文名Ground squirrel, Suslik出处

出自《饮膳正要 》。《纲目》:黄鼠,出太原、大同,延绥及沙漠诸地皆有之。辽人尤为珍贵。状类大鼠,黄色而足短善走,极肥,穴居有土窖,如床榻之状者则牧牡所居之处,秋时畜豆粟草木之实以御冬,各为小窖,别而贮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ellus dauricus Brand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间捕捉,捕杀后剥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或沙地。穴居,夜伏昼出。食物以草本植物的茎、叶或野菜、大豆幼苗等为主,秋后盗食黄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

原形态

黄鼠,体长约20cm,尾长约6cm。体形细长,头大,耳郭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发达,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足跖被毛。有颊囊。雌体有乳头5对。全身被草黄色毛,并杂有黑褐色。额、头部较深,为黄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为白色。尾毛草黄色,夏毛较冬毛而色深。

归经

肺经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饮膳正要》:“多食发疮。”

功能主治

润肺止津;解毒止痛。主疮毒肿痛

用法用量

外服:适量,熬膏贴高分子

各家论述

《纲目》: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活血调血,清热解毒。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 薄叶棘豆

    拼音注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秃疮,瘰疬。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

  • 薄叶黄芩

    拼音注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

  • 薄柱草

    拼音注音Báo Zhù Cǎo别名水泽兰、冷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rtera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资源

  • 薄荷

    《中国药典》:薄荷拼音注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性状本品茎呈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