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谚语>关于清明节谚语

关于清明节谚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10:50:23  热度:20℃

“清明前后,安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是人们最常提及的谚语。此外,有些谚语中虽提到清明节或寒食节,但仍然是从节气和节令角度来讲述的。“春到寒食六十天,丢下篮儿七十天”指立春到清明六十天,再过七十天,就可收麦。“风吹十六灯,雨打清明坟”,指正月十六刮风,往往会清明时节下雨。这些谚语多与农事相关,属于农时节令谚语。

“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这条谚语上“三月”是约指,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往往在夏历三月初,有时也在夏历二月底。“燕燕钻满圪枣林”则包含了介子推焚死绵山,民众寒食禁火冷食的习俗。“燕燕”,民间又称“寒燕”、“子推燕”等,巧手妇女们用白面捏制成形状各异的雀雀燕燕,点以眉眉眼眼,捏上翅翅腿腿,染成红红绿绿,栩栩如生,可在寒食禁火期间冷食。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等说得是清明戴柳和插柳的风俗。相传,介子推被焚烧死于一棵大柳树旁,柳树也被烧焦。第二年,晋文公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柳树死而复活,抽枝吐叶。于是,拽了一条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又把那棵树赐名为“清明柳”。上行下孝,老百姓也折柳戴头。插柳,说的是清明上坟后,在野外折些柳条,插于自家门上,既有盼春之意,也有辟邪观念。

从以上这些谚语中,不难看出,清明节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也是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其中体现的“慎忠追远”、“敦亲睦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体现了浓郁的感恩情怀。

猜你喜欢

  • 关于婚姻交友的谚语

    厨窗里的馍馍,虽然好看不能吃。家娶女婿,好似买牛,脖子一样粗。娇艳的豌豆花,吃了会胀肚子。如能带上金戒指,划破指头也甘愿。表面上为官当差,实际上想见情人。世人须要终生伴,终生伴是生活桥。陶土水罐破的好,得到红铜大水缸。量头做帽,适嘴长牙。一

  • 重阳节谚语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重阳无雨一冬晴。

  • 关于清明节谚语

    清明前后,安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是人们最常提及的谚语。此外,有些谚语中虽提到清明节或寒食节,但仍然是从节气和节令角度来讲述的。春到寒食六十天,丢下篮儿七十天”指立春到清明六十天,再过七十天,就

  • 关于养羊的谚语

    1、羊爱吃百草,不怕病来忧。2、草是羊的娘,没草命不长。3、夏怕缺水,秋怕泻肚。4、春阴坡,秋阴沟,夏放岗岭,冬放林。5、放羊一天两个饱,一年只生一个羔。6、头羊前,公羊后。7、五六月里草,赛过灵芝草。8、放羊抓着头,放得满肚油。9、放羊不

  • 关于智慧与才智的谚语

    1、有智使智,无智使力。2、聪明行好事。3、镜子越擦越亮,脑筋越用越灵。4、聪明人望一眼,苕人望破脸。5、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6、脑怕不用,手怕不动。7、好汉斗智斗勇。8、才不出于愚人。9、力举千斤智举万。10、聪明人咀在心里,

  • 关于正直与忍让的谚语

    关于正直与忍让的谚语:1、一正压三邪。2、忍耐记心间,烦恼莫沾边。3、船高不怕劈来浪,舵正不怕江河弯。4、明人不做暗事。5、受得气,成得器。6、大人不记小人过。7、宁可直中取,不可屈中求。8、宰相肚里能撑船。9、大丈夫能屈能伸。10、得饶人

  • 个性谚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若有人兮天一方

  • 英文谚语(2)

    5.无垠的沙漠热烈追求一叶绿草的爱,她摇摇头笑着飞开了。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of grass who shakes her head and laug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