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活血化瘀治哮喘

活血化瘀治哮喘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6:56  热度:5℃

活血化瘀治哮喘来源:健康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难以根治,易复发,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四大顽症”之一。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许德金教授从1984年开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至今已治愈千例,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许德金介绍,中医称支气管哮喘为“喘证”。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起病,在哮喘患儿中约有70%起病于3岁前。许德金总结历年中医中药治疗哮喘的经验发现,以往治喘,往往重视“痰”的因素,而忽视“瘀”的存在。中医学“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理论众所周知,但瘀可致喘的理论却很少引起重视。另外,活血化瘀,瘀化则气机通畅,痰液易出,喘乃得平的理论也很少引起人们重视。
许德金从1984年开始,运用中医的活血化瘀药丹参防治哮喘,并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探讨其机理。还与西药噻哌酮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使哮喘发作间隔明显加长,病情明显减轻。但丹参基本无副作用,噻哌酮有嗜睡、倦怠,有时还会有胃肠道反应。许德金采用活血化瘀中药预防性治疗哮喘,一般疗程为半年,药物为丹参片,小孩一天3次、一次两片,大人一天3次、一次3片。该项研究于1991年获得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奖。
接下来,许德金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以丹参为主药,配以解痉化痰止咳等相关中药,研制成治喘合剂Ⅰ号方与治喘合剂Ⅱ号方,治疗正在发作的哮喘病人。
Ⅰ号方主要针对热喘病人,药物以丹参为主药,配以治喘清热解毒化痰的中药。热喘病人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黄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搏数(过速)。Ⅱ号方主要针对冷喘病人,药物以丹参为主药,配以治喘清热解毒化痰的中药。冷喘病人表现为怕冷、咳嗽、咯痰白色、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搏缓(过慢)。Ⅰ号方和Ⅱ号方疗程均为15天。
许德金介绍,中医学传统的“热喘方”与“寒喘方”不含活血化瘀药,经研究对照,以活血化瘀的丹参为主药的Ⅰ号方和Ⅱ号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古方,而且未见不良反应。
许德金说,哮喘患者长期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痉挛后肥大细胞缺血、缺氧便分泌组胺,而组胺会引起气管痉挛,进而引发哮喘。治喘合剂以丹参为主,可以改善微循环,这是治喘合剂治疗哮喘的机理之一。西医防治哮喘往往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而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相比之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相似,却基本没有副作用。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荞麦-最理想的保健食品

    最理想的保健食品--荞麦荞麦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谷类食物。荞麦在日本备受青睐,人们视之为理想的保健食品。现代研究表明,荞麦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P,也叫柠檬素,此种物质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

  • 秋燥季节进补两步骤

    在过去传统的观念中,进补只是冬天之事,秋季进补是没有必要的。其实不然,秋季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抵御寒冬的侵袭奠定了物质基矗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有些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

  • 三种体质不宜饮过量白开水

    一天八杯水,健康又养颜”,这话对一般人而言,是对的。然而,消化内科专家提醒市民,如果你是胃病患者,可要谨慎点喝白开水了,尤其是在秋冬季节。专家表示,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多喝白开水。为何胃病不能多喝水呢?陈延说,中医把一般人的体质分为

  • 山楂疗疾小方

    山楂,是一味传统的中药,也是人们熟悉的健胃消食食物。山楂几乎含有水果所有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能促进肉食消化、保护心血管、降低血压血脂和胆固醇含量,还有抑菌、强心、收缩子宫、抗癌等功效。一、亚健康:取LU楂、枸杞子各1

  • 鳝鱼的六款保健食疗方

    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传统医学认为,黄鳝为温补强壮剂,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先介绍几

  • 神奇!食盐能治的18种病

    盐鲜为人知的18种医疗用途,你知道吗?

  • 生活小妙方:喝水弯腰治打嗝

    平时饮食如没注意,吃的过快会引起打嗝,这样不免影响到了自己的形象。那不妨试试以下方法:喝水弯腰法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

  • 石榴皮治病验方

    石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涩,性温,归胃、大肠经。有涩肠止泻、杀虫等功效,可治疗如下病症:黄水疮:石榴皮10克,黄柏、枯矾各5克,将上药焙干研细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一次。消化不良:鲜石榴皮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