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秋燥季节进补两步骤

秋燥季节进补两步骤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2:43  热度:6℃

在过去传统的观念中,进补只是冬天之事,秋季进补是没有必要的。其实不然,秋季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抵御寒冬的侵袭奠定了物质基矗


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有些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病症。因此,秋燥时节须防伤肺,其方法除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外,还可适当运用食物来调理身体。


为何秋季需进补?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而进食较少,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弱了,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减弱等体虚症状,此时调补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秋季进补主要分为以下两步。


第1步,先调理脾胃。大家知道,经历了漫长酷热的夏季,人们由于频食冷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勿贸然进补。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状态的消化器官一下子不能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特别是体虚之人,脾胃功能必然减弱,饮食消化尚且不及,骤用补药或补品,势必难以消化吸收。所引,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莲子等。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多吃。


第2步,宜润肺滋阴。随着秋季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对肺的侵害也一天比一天严重。中医认为:“秋季干燥,上逆而咳多为痿厥。”故中秋节以后进补以滋补润肺为主。芝麻具有滋阴润燥之功。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还有很多,如百合、梨子、木耳、蜂蜜、萝卜、甘蔗及大部分蔬菜。秋令果品中,尤以梨为最佳,其性甘凉,具有润肺、止渴、养阴,润燥、化痰、通便之功效。此外,莲藕、莲子、菱角等也有清除燥热的作用。中医认为,凉爽的秋天使人胃口大开,而此时进食一定要注意不可太随意,仍应以润燥为前提,不宜大鱼大肉过分滋腻。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蜂房酿酒方

    【酒方名】蜂房酿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露蜂房五两,苦参四斤。【制法】上诸药,细剉,用水三,煮取一二升,去滓,用浸曲四斤半,炊秫米三,入曲药溶拌,如常酝法,酒熟,压去糟。【主治】治乌癞。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

  • 佛手酒(三)

    【酒方名】佛手酒(三)【来源】《大众药膳》【配方】佛手30克,白酒1公斤。【制法】将上药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再切成3分正方形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放入坛或瓶内,然后注入白酒,封口浸泡,隔5天,将坛搅拌或摇动1次,10天后开坛去渣,即可

  • 佛手露酒

    【酒方名】佛手露酒【来源】胁痛是由肝气郁结、瘀血内阻、痰火内结、外邪侵袭等原因引起,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由于胁为肝所主,故胁痛主要与肝胆疾病有关。治疗本病的药酒较少,多用理气药配制而成,如香附根酒,适用【配方】佛手1

  • 茯苓酒(二)

    【酒方名】茯苓酒(二)【来源】《本草纲目》【配方】茯苓粉。【制法】同曲、米酿酒。【主治】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浮萍酒

    【酒方名】浮萍酒【来源】【配方】鲜浮萍(洗净)60克,醇酒250克。【制法】将上药细捣烂,用酒浸于净器中,5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风热性瘾疹,皮肤搔痒。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附子杜仲酒

    【酒方名】附子杜仲酒【来源】【配方】杜仲(去粗皮,灸)50克,仙灵脾15克,独活、牛膝各25克,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酒1公斤。【制法】将上药碎细,用酒浸之,7宿后即可开取饮用。【主治】感冒后身体虚弱,腰膝疼痛,行步困难。注意:即使是泡

  • 附子浸酒方

    【酒方名】附子浸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脐)半斤。【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于瓷瓶中,密封浸七日。【主治】风疾。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附子酒(二)

    【酒方名】附子酒(二)【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附子(炮裂去皮脐)、独活各50克,醇酒0.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用酒浸之,5日后可开瓶饮用。【主治】足胫肿胀,疼痛麻木,筋脉挛急。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