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明朝武将平安简介 平安人物结局

明朝武将平安简介 平安人物结局

收录日期:2025-11-21 08:56:21  热度:8℃

这里说的平安,不是中国好声音里的那个平安,而是明朝初年著名武将。平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辅佐朱元璋开创大明江山。建文帝继位之后,发生靖难之役,平安是中央军中著名武将,率军抵抗朱棣带领的燕军。

平安,生年不详,安徽滁州人氏,小字保儿,生父是明朝早年战将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养父是朱元璋。

早些年的时候,平安与其父曾经跟随朱元璋大军出塞作战。平定后来在跟随大将常遇春攻打元朝都城的时候战死,平安于是继任了平定济宁卫指挥佥事的职位。虽然后世常有人言朱元璋一手狡兔死走狗烹玩的十分之溜,但是对于自己的几个养子还是不错的。

平安在继任指挥佥事的职位之后,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历任任密云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的职位。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与心腹大臣商议推行削藩政策,削弱诸侯王的权利,以增强中央的统治。历史上不止明朝一个分封诸侯王的国家,推行削藩政策的也不止朱允炆这一个人。

西汉汉景帝曾经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与汉景帝不同,汉武帝继位之后,同样展开削藩的脚步,不过别人实行的是推恩令,一步步弱化藩王的权利,最终成功加强中央集权。如今建文帝也有了削藩的想法,西汉时两种削藩政策,应该是他最好的借鉴。但是建文帝放弃了汉武帝的做法,而是采用了与汉景帝差不多的策略。他直接来硬的,自然会引发强烈反弹。

燕王朱棣起兵反抗中央政权,开启建文帝一朝著名的靖难之役。平安当时作为中央政府的将领,在燕王反抗最初,就作为列将跟随大将耿炳文前往征讨燕国。耿炳文被朱棣打败之后,建文帝将其召回,更换主将。由黄子澄推荐的李景隆封为大将军,接手了耿炳文的军队。原本为列将的平安,被李景隆任命为先锋。

建文二年,朱棣领导的燕军和平安在白沟河遭遇。朱棣轻视平安,认为平安不足为虑。第一天的战斗,的确以燕军胜利告终。但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局势却瞬间逆转。平安连败朱棣底下两员大将,朱棣亲自上阵也差点被他伤着,后来还是朱高煦领兵来救,才得以逃脱。

李景隆败走济南之后,燕军围攻济南,平安率军驻扎在单家桥抵抗。不仅成功抵挡住了燕军的进攻,而且还给燕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最终败走。

建文三年到建文四年年初,平安带领的军队始终给朱棣率领的燕军带来很大的影响。平安一部与燕军遭遇,往往能获胜,使得燕军不敌败走,为中央军立下大功。不过可惜的是,整个战场的局势不是平安一个小小的武将所能扭转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军越发颓丧,而燕军却雄心勃勃。等到朱棣出其不意,绕过山东等地,直接攻打南京之时,南京被攻破,这场维持了三年的战役,这才算结束。

在战争中,平安被朱棣俘虏。朱棣因为欣赏平安的军事才华,对其招降,平安最终加入了这个阵营。他后来被朱棣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又进升为行后府都督佥事。

等到永乐七年的时候,朱棣巡视北平,翻阅到注有平安姓名的奏章之时,顺口来了句:平保儿尚在耶?平安听说之后,十分识趣的自杀了。平安死之后,其都指挥室的俸禄被明成祖给了他儿子。

猜你喜欢

  • 大贵人

    大贵人﹁想遇上大贵人,自己就先要是一个贵人。﹂人生求一机缘,一步登天堂,叹不逢贵人!据我观察,很多人确有实材,确是缺了个引路人。于是,一见贵人影,百般迎合。结果是讨不了贵人的欢心,也惹得旁人侧目。贵人都精精的,会稀罕阿谀么?还会想,你当面这

  • 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男孩说:“我觉得人生很没意思,我渴望自由的生活。”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诗意得很滑稽,带着上世纪那种“启蒙派”电影的味道。一个满脸大胡子的诗人、画家或者音乐人,在对一个扎着双辫满脸稚气的文学女青年讨论形而上学、虚无缥缈的人生

  • 将军与小偷

    有个小偷路过边境,发现两支军队备好攻势,随时准备开战。小偷偷偷的观察了一天,到了夜间他溜进了一处大营,在将军的帐子里来了个顺手牵羊。却在临走的时候不慎被巡逻的士兵抓住,把他带到了将军的面积,将军见他竟能轻松进入自己的营帐,还偷得他的随身之物

  • 姥姥的肺

    姥姥一辈子没住过医院,今年八十九岁了,在全家人一致要求并连哄带劝情况下,才同意去医院体检。做完B超,医生问:“老太太,你以前得过肺病?”姥姥眨了眨眼,摇了摇头“没得过呀”!医生笑了,“老太太不知道,你以前得过挺严重的肺炎,都已钙化了。”这下

  • 孝女金梦

    1为了父亲玉琪走进了一家医院的大门,看到了一个人,是自己的爸爸,她刚要喊爸爸,还没喊出口,忽然爸爸变了,变成了一个不认识的老人。她有些奇怪,还没等她明白,老人就面带笑容地说,你来了,你就当院长吧……!当院长!玉琪一激动,醒了,原来是个梦。玉

  • 学会感恩,乐在其中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心存感恩之人的典范。普京出生于俄罗斯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0年,经过严格的筛选,18岁进入彼得格勒大学法学系学习,并且在这里遇到了他政治生命中的恩师和贵人——该校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安纳托里·索布恰克。慧眼识才的索布恰克非常欣

  • 青春是最富有的贫穷

    青春是最富有的贫穷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二十出头的岁月。这段岁月,除了青春,似乎什么也没有。因此,许多年轻人常常慨叹自己的贫穷,而忽略了他所拥有的最宝贵的青春财富。我18岁那年,我在一所山村小学教学。那是一个人少石头多的地方。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 我从来不相信无路可走

    我从来不相信无路可走昨天和H聊天,她开心地说,我们住进新房子啦!特意拍照给我看,书房的照片墙里有我们大学宿舍的合照,窗台上一排绿植在明媚阳光下仍然青翠好看。大学时,H的床铺在我的对面。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我一定要在毕业后两年之内让我爸妈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