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要厌恶失误

不要厌恶失误

收录日期:2025-11-21 03:23:10  热度:9℃

不要厌恶失误

那事发生在德国柏林奥达克余百货公司,有一天下午,公司售货员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一位来买唱机的女顾客。售货员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的“西门子”牌唱机。事后,售货员清理商品发现,原来错将一个空心唱机货样卖给了那位女顾客。于是,售货员立即向公司警卫做了报告。警卫四处寻找那位女顾客,但不见踪影。

经理接到报告后,觉得事关顾客利益和公司信誉,非同小可,马上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当时只知道那位女顾客叫基泰丝,是一位法国记者,还有她留下的一张“法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仅有的线索,奥达克余公司公关部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接尤如大海捞针的寻找。

先是打电话,向柏林各大宾馆查询,毫无结果。后来又打国际长途,向巴黎的“法国快递公司”总部查询,得知基泰丝父母在法国的电话号码。接着,又给法国挂国际长途,找到了基泰丝的父母,进而打听到基泰丝在巴黎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几个人忙了一夜,总共打了78个紧急电话。

第二天一早,奥达克余公司给基泰丝打了道歉电话。几十分钟后,奥达克余公司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公关人员,乘着一辆小轿车赶到基泰丝的住处。两人进了客厅,见到基泰丝就深深鞠躬,表示歉意。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西门子”唱机外,又加上著名唱片一张,蛋糕一盒和毛巾一套。接着副经理打开记事簿,宣读了怎样通宵达旦查询基泰丝住址及电话号码,及时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记录。

这时,基泰丝深受感动,她坦率地说买这台唱机,是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柏林外婆家的。回到住所后,她打开唱机试用时发现,唱机没有装机心,根本不能用。当时,她火冒三丈,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立即写了一篇题为《笑脸背后的真面目》的批评稿,并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到奥达克余公司兴师问罪。没想到,奥达克余公司纠正失误如此高效。为了一台唱机,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些做法,使基泰丝深为敬佩,她撕掉了批评稿,重写了一篇题为《78次紧急电话》的特写稿。

《78次紧急电话》稿件见报后,反响强烈,奥达克余公司因一心为顾客而名声鹊起,门庭若市。后来,这个故事被法国公共关系协会推荐为世界性公共关系的典范案例。

【人生点击】

失误对于具有卓越才华和责任感的人来说,确实是最苦痛最悔恨的事。但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当我们不为失误所悲,而是积极地去改变自己不良的作法,失误的背后,就可能孕育出一片明媚的春色。

猜你喜欢

  • 百变神君

    “9.18”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其中“火神”的传奇故事在东三省传得轰轰烈烈,激励着每—个中国人。火神异常神秘,来去无踪,无孔不入。每一次行动都会引发熊熊大火,攻击目标必定灰飞烟灭。驻沈阳日军最

  • 掌心丹

    云台山多蛇,最厉害的是蝮蛇。被蝮蛇咬了,其命危矣!这时候,能救命的药叫掌心丹。村里有两户人家拥有掌心丹。十乡八里,大凡有人被蛇咬伤,都要到这两家求治。后来,听说其中一家的药用完了,只剩下四舅一家。四舅家剩得也不多,大概有成人指甲盖那么大一块

  • 说出你心里的秘密

    一、小人伎俩黑石村在长白山脚下,满村都是黑色的石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这里是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穷得出了名,光棍都能编成加强连,很多年轻人做梦都想能跳出这个穷山窝。这年一开春,征兵开始了,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报了名,因为参了军找对象就容

  • 漂亮女人来借宿

    居然来了个女人,且说晚上要来铁中强家借宿。女人是邻居大军家的亲戚,从镇子东边很远的一个村庄来的,二十五六岁的小媳妇。邻居大军是个热心人,平时没少帮铁中强家的忙,所以,他家的亲戚来借宿,铁中强根本就没法拒绝,也没想过去拒绝。不就是来住一宿吗?

  • 女人花

    1晓禾要去新加坡交流一年。那地方不远,在地球都已成村的年代,手续齐全的话一天可以跑个来回,所以晓禾并没有把出国当回事,倒是几个走得很近的朋友,非要以饯行为由,突击性的聚会,姐儿几个轮流做东,今天饮茶明儿吃饭、打球、郊游什么的,几乎天天都有活

  • 小黑传奇

    二十多岁的黑柏林年轻力壮,这一年的初秋时节,他到文山前的一块地里割谷子,在割到地中央的时候,黑柏林忽然发现那里谷子倒了一大片,中央还有一个大洞,好奇心促使黑柏林探头朝洞里看去,却见洞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只是听到了里边传来吱吱的叫声,细细

  • 爱着的时候,都有一颗悲悯的心

    得到向往已久的假期,她一天都没有多耽搁,一个人兴冲冲地踏上奔赴丽江的旅程。丽江的山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已久,像生了一场相思病,不去看一看,这病就很难治愈。谁知道去的第一天夜里,水土不服,身上长满红色的小点点,奇痒无比,而且腹中绞痛,一趟趟地跑

  • 鞋匠的好奇

    古时候,人们都听信伟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认为燕子是在池塘的冰下越冬的。这个结论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到了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里有一位鞋匠,他在屋檐下摆摊。每年春天,都会有幾只燕子在檐下筑巢,秋天时燕子就飞走。鞋匠觉得燕子喜欢温暖,在冰下过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