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古代食堂里飞出的成语

古代食堂里飞出的成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2:35  热度:10℃

如今国家的各级政府机关大都有自己的机关食堂,专门负责为公务员提供便捷、价廉的工作餐,这种食堂在古代也是有的,而且发生在其中的故事还成为后来一些成语的典故。

哄堂大笑

古代官员在工作中。都严格按照品级尊卑行事,丝毫不敢逾越礼仪,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如果上司并不摆官架子,那么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所谓“(食)堂之作,不专在饮食,亦有政教之欠端焉”,说的就是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而且是官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相互了解和化解彼此间芥蒂的场所。

唐代史料《因话录》中就有一篇专述唐代御史台三院食堂会餐的情景,说当时每次吃完饭后,都要有一个“知杂事”的御史(称为“杂端”)站起来点评工作,当他严肃地批评属下在工作上的过错和不足时,食堂内往往气氛紧张,此时若有官员言笑,则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而当他就某事集思广益地听取众人意见,或者与同僚联络感情的时候,食堂的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有时候,杂端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忍不住地“失笑”,底下的官吏也会随之大笑,称为“烘堂”,意思大概是轻快活跃的气氛让整个房间都暖意盎然。后来的成语改为“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都大笑起来,却少了一些快乐的暖意。

溜须拍马

成语“溜须拍马”中的“溜须”也同样跟古代的食堂有关。

据《宋史》记载,丁谓在北宋宋真宗时,为了迎合皇帝心意而大肆营造道观、假报“祥瑞”,劳民伤财。但丁谓却因此被皇帝擢升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当时,正宰相寇准是丁谓的顶头上司,因此丁谓也对他毕恭毕敬,百般讨好。

一次,皇帝召集朝会,中间休息时两人与其他官员一起在食堂用工作餐。席间,寇准在喝汤时弄脏了胡须。丁谓见状,当即站起以衣袖为之揩拂,也就是所谓的“溜其须”。寇准于是笑着批评他说:“你身为参政,是国之重臣,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地为上司做擦拭胡须这种事呢?”意思是说他有失体统。

之后,丁谓巴结讨好的“溜须”之举,便被人们定格为了阿谀献媚的典型。

可见,古代机关食堂不仅是官员们聚餐议政之所,也是一个浓缩了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妙趣横生的舞台。

猜你喜欢

  • 秀姑

    20世纪30年代后期,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处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和淫威之下。但在中国的大地上,各地的武装抗日的力量,也是风起云涌,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一方面进行战争,一方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侵略者每侵略一

  • 慎刑

    宋太平兴和年间,京都汴梁。冬日,天刚蒙蒙亮,大户郭孝慈便将管家郭苟吆喝起来,让其继续煮粥赈民。郭苟带着几个家人在宅前搭起的临时赈粥棚里,就忙活开了,先将支起的十几口大铁锅涮洗干净,然后淘米下锅,放柴火煮粥。一时间,棚里热气直冒,没等粥煮沸,

  • 小鹿报恩记

    一天,好友慈航普渡,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人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山鹿逃生无路,便跑进该人家的祖先神桌下躲避。是时,猎人追赶而至

  • 狐妻

    大力是喜来村的猎户,人善良老实又能干,已到而立之年而未娶妻生子。为什么呢?原来大力自幼父母双亡,守着一间破茅草屋,朝不保夕,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这天大力像往常一样大清早戴上弓箭把门一扣,也没锁可上,上山了。今天运气不佳,忙活半天累得筋疲

  • 黄鼠狼宴请水牛

    月明星稀,西南风疯狂的吹着。正值夏末,农忙还未开始,人们都在院子里三五成群的聊着黄大仙的故事,相传,这黄鼠狼特别崇拜月神,每当圆月高照西南风起的夜晚,它们都会相聚一处,膜拜月神,它们会戴上自编的草帽,后脚蹬地,前腿抬起两脚合十,犹如虔诚的信

  • 鬼娃

    上世纪80年代初,乡村人的思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和封建的,因此,那时候,各种诡异离奇事件也就多了去了。父亲刚去顺河乡上岗没两年,那里就开始分单干了,农民脱离的合作社,过上了自主谋生的日子,乡镇管理也自然上纲上线了。当时乡里分配包村干部,父亲就

  • 小鬼塘漂起了铁秤砣

    大侠是小赵庄人,当我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正在忙着喂猪,等他忙完后,便开始给我讲起了曾发生在他身上的那次离奇事件。且不说故事怎样,当时的那个事情可是将整个小赵庄人闹腾的不得了,也使整个村庄笼罩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事情要回溯到十年前,那个时候,村

  • 灵狗黑虎

    黑虎一条狼狗,通体黑色,毛色鲜亮,生的虎背熊腰,威风凛凛,对主人也是忠心耿耿。甚得主人老默一家的喜爱。这狗自从抱养来就有灵性,似乎老默说什么它都能听得懂似的。每年粮食收割后放在场上(在农村,晾晒谷物的地方叫做‘场’),其他家都有人睡在场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