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与世隔绝

与世隔绝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5:40  热度:8℃

与世隔绝

贝纳尔·韦尔贝是法国当代拥有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畅销海内外,这在传媒和娱乐手段空前发达的今天是极为罕见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他以非凡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而富有哲理的世界。本篇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

古斯塔医生医术高明,已婚,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邻居们都很尊敬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古斯塔就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人类所有的知识早就存在于大脑里了,思考可以了解一切。古斯塔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就这么想啊想,竟冒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

那一天,他把妻子瓦蕾叫进了房间,说:“这两天的思考,等于我几年的学习,我认为只要认真自省,就可以更新所有知识。”

妻子非常尊重丈夫,但她听了这话后,实在不能理解丈夫的想法,她说:“我的知识大都是从生活经历中来的,现实的空间远远大过一个人脑袋的空间,看来你是低估了这个现实世界。”

古斯塔摇了摇头,说:“不是,是你低估了人脑的强大力量。”

瓦蕾并不想跟丈夫争吵,她默默地退了出去。从这以后,古斯塔不再接待病人,不再见任何人,甚至连他的孩子都不见。瓦蕾还是一直在给丈夫送吃的喝的,照顾他的起居。虽然她不同意丈夫的观点,但她还是选择不去打扰丈夫。

古斯塔整日整夜地在一块大黑板上不停地画图,还订购了一大堆电子工具。为了思想的自由,他决心摆脱睡眠和食物的奴役,这样一来,他日渐消瘦,妻子很担心,可古斯塔却解释说:“身体是多余的,我们却还要时时刻刻供给身体营养,补充消耗,而且,身体病了的时候,我们还要照料它。相反,大脑需要的就少多了,但它为了身体,浪费了太多能量和时间。还有那些什么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它们让我们生活在假象里,让身体控制了我们的思想。”

古斯塔说到这里,拿起一个杯子,翻转过来,于是,杯子里的水便洒落到了地毯上。古斯塔说:“身体和思想,就好比容器和它里面装着的东西。没有杯子,水还依然存在;没有身体,思想就不会再被束缚。”

听着丈夫这番古怪的话,一时间,瓦蕾有点怀疑丈夫是不是疯了,她惊慌失措地反驳道:“但是,如果脱离了身体,人就死了!”

古斯塔又摇了摇头,自信地说:“不一定,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思想的状态下脱离身体,只要把大脑保存在营养液里就可以了。”

那次谈话之后,古斯塔真的将念头付之于行动了……

在某个日子里,手术按计划进行。在场的有瓦蕾、他们的孩子、还有几位古斯塔非常信任的科学家朋友。为了达到绝对的“与世隔绝”,古斯塔决定给自己做这个世界上最彻底的外科切除手术:身体切除手术。

几位同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古斯塔的头盖骨,就好像打开汽车引擎盖一样。他们把这块圆溜溜的骨头放在一个铝制的容器里,粉红色的大脑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微微地蠕动着,好像是由于麻醉而陷入了沉沉的睡梦中。

外科医生们一点点地切除着大脑与身体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他们首先切除了视觉神经、听觉神经,然后又割断了给大脑供血的颈动脉,最后他们谨慎无比地把脊髓从脊椎骨中分离了出来。他们麻利地将大脑取了出来,放进了一个装满透明液体的玻璃缸里,这样,大脑上的动脉就可以立即吸取里面的糖分和氧气了,而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则被封住了。外科医生们还设置了一个恒温系统,以此来保证营养液和浸在里面的大脑一直保持正常。

古斯塔的遗嘱早已事先拟好:不要把他的身体安葬到家族墓地里,科学解放了他的思想,他也要用自己的躯壳向科学致敬,他将把自己的身体毫无保留地捐给科研事业。

手术完后,家里从此再也不见古斯塔的身影了,儿子弗兰西斯问:“爸爸死了吗?”

“没有,他一直都活着,只不过……他变了个样子。” 瓦蕾很忧伤,她一边说,一边禁不住浑身颤抖,“从今以后,你再也不能跟他说话了,也听不到他说话了,但是,爸爸还是会时刻挂念着你的,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

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个盛放着古斯塔大脑的玻璃缸,被稳稳地安置在客厅的正中央,它闪烁着庄严的光芒。大家都还像从前看待古斯塔那样尊敬它,把它当做一名杰出的家庭成员。

渐渐地,儿子弗兰西斯开始觉得它好像一大棵暗红色的蔬菜一样漂在水里。有一天,弗兰西斯放学回来,他走到玻璃缸前,说:“爸爸,你知道吗?今天我考了好成绩,不知道你是不是能听见,但是我觉得你一定很高兴,是吗?”

瓦蕾也经常这样跟玻璃缸说话,问怎样维持家里的生计。古斯塔以前在家庭理财方面很在行,所以瓦蕾幻想着她这么一问,立刻会有一个答案穿过玻璃缸,直接送到她面前,或是有一个神秘的声音会在她耳边轻轻响起。然而,什么都没有。

日复一日,住在玻璃缸里的古斯塔医生一直在静静地思考着,再也没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之类的感官来刺激、打扰他了。起初,很自然的,他也曾想过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想到就这样把亲人和病人都抛弃了,甚至让他感觉到一丝内疚。但是,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很快又占了上风,他正在进行的是一项独一无二的体验,在他之前,曾经有多少隐修士幻想着置身于如此清净的、与世隔绝的境地啊,这可能是死亡都达不到的境界,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呈现在他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他了。

年复一年,瓦蕾渐渐衰老,可是她丈夫的大脑却没有长出一丝皱纹。孩子们也长大成人了,那个玻璃缸也逐渐在他们的生活中黯然失色,失去了往日重要的地位。家里买了新沙发的时候,大家毫不犹豫地把玻璃缸推到了客厅的角落里,安置在电视机旁边,再也没有人去跟它说话了。

20年过去了,那个装着大脑的玻璃缸还在,可看起来已经跟别的家具没什么区别了,渐渐地,在它旁边放置了水族缸,又陆陆续续出现了盆花、非洲小雕像,最后还多了盏卤素灯。

又过了好多年,瓦蕾去世了,那颗大脑看似对此漠不关心,儿子弗兰西斯气得差点要砸了那个玻璃缸。

时光如同流星一般,又是好多年过去了,弗兰西斯也老了,他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你看见那个玻璃缸里的大脑了吗?那是你祖父的,他在那里不停地思考,已经有很多年了。你得照顾好他,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还要经常换换营养液,它只需要一点点糖就可以了,一升葡萄糖就可以维持六个月……”

古斯塔还在不停地思考,取出大脑这个法子延长了他的寿命。他花了好几十年去揭开那些无穷的秘密,他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发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当然,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是无穷无尽……古斯塔的大脑早已成为世界上最聪明、最有能力的大脑了。

某日,邻居家的一只狗莽撞地冲进了客厅,它发现了蹲在墙角的猫,于是扑了过去,猫逃,狗追,弄翻了角落里装大脑的玻璃缸,猫逃走了,而狗看到了地上那粉红色的物体……

之后,狗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就这样,古斯塔伟大的思想消散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里……

猜你喜欢

  • 朱德的故事五则

    一、“我宁可饮弹身亡……”1935年初秋,一个和风轻拂的日子,这一天,朱德带着几个警卫和参谋人员,来到黄河上游的草地--噶曲河。他一面观察河水,一面派人测试河水的深浅,为红军渡河作准备。谁也不曾料到,就在这天晚上,张国焘竞然采取突然行动,下

  • 雷锋小时候的故事

    1947年,雷锋的妈妈死后,7岁的小雷锋成了孤儿,贫苦的叔祖母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叔祖母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雷锋年纪虽小,但生活的磨难,使他过早地懂事和成熟了。为了减轻叔祖母家的负担,小雷锋经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

  • 王阳明的故事:开门犹是闭门

    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对不起!这

  • 当苏轼变成苏东坡后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苏东坡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

  • 苏轼的天真

    古往今来,在生命中永葆一份天真的人不多,苏轼是其中一位。苏轼初贬黄州,与朋友出去游玩,有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挟弹击江水”。这种游戏,不知是拿弹弓将石子打到江水里,看谁打得远,还是类似于我们儿时玩的“打水漂”,拿一块小瓦片或者石头斜着投

  • 御交大案

    北宋神宗皇帝在位年间,东京有个宗亲被册封为鲁王。鲁王膝下有一个独女,芳名珠姬,人称“宝珠郡主”。“宝珠郡主”那年刚满15,还未曾许配,小模样十分可人,身材曲线极美,特别耀眼。赵珠姬深受鲁王溺爱,天不怕地不怕,活像男孩。按辈分她是神宗皇帝的堂

  • 蒋介石一生中的四大失误

    随着近几年对国民党抗日的重新评估,对蒋介石的评价也不断高涨,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坚定表现毋庸置疑,但笔者认为蒋介石绝对谈不上是一个战略家,而且几次重大失误时至今日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失误一:外蒙古独立。1944年以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

  • 钱镠的故事:率20人吓走十万土匪

    在唐末农民起义中,有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这场起义的发动者王仙芝、黄巢是贩私盐出身,而协助唐王朝剿灭这场起义的人中,也不乏贩私盐者存在。诸如朱温,诸如钱镠。对于朱温(全忠),人们可能比较熟悉,而对于钱镠其人,恐怕熟悉的人就不会那么多了。钱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