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雷锋小时候的故事

雷锋小时候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13:50:15  热度:10℃

1947年,雷锋的妈妈死后,7岁的小雷锋成了孤儿,贫苦的叔祖母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叔祖母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雷锋年纪虽小,但生活的磨难,使他过早地懂事和成熟了。为了减轻叔祖母家的负担,小雷锋经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当小雷锋可怜巴巴的身影在哪家门口出现,哪家就叫他:“庚伢子,来吃口饭吧!”小雷锋胆怯地靠拢桌子,他往嘴里扒着饭,眼泪禁不住扑扑簌簌地往下掉。

小雷锋再也不忍心给叔祖母家和乡邻们增加负担了。1948年一开春,他就瞒着叔祖母开始沿门乞讨去了。

讨饭,有谁能体味到其中的滋味?穿得破烂不堪的小雷锋,打着一双赤脚,拿着一个破碗,背着一个黑布袋,一家一家地哀求着,“爷爷,奶奶,伯伯,婶婶行行好吧!给一点吃的吧!”那凄楚的声音,那饥饿的目光,那黑糊糊枯瘦如柴的小手,令人心酸泪流。有一次,可怜的小雷锋东家西一家的讨了一天,也没有讨到什么吃的东西,饿得他两腿打颤,虚汗直淌。他壮起胆子向一扇朱红大门走去,还没等他喊开门,一条恶狗就窜了过来,对着小雷锋狂叫不止,吓得小锋一边用木棍打一边跑。这时地主婆从屋里走出来,看见小雷锋用木棍打他的狗,便破口大骂:“你这小叫花子,好大的胆……”说着便唆狗咬雷锋,小雷锋哪里躲得过,恶狗猛扑过来,一口咬住了雷锋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小雷锋疼痛难忍,大哭起来……

也不知在外流浪了多久,一天,小雷锋终于回来了。他老远就喊:“叔祖母!”叔祖母赶紧从屋里奔出来:“是庚讶子回来了吧?”叔祖母仔细一看,见庚讶子瘦得不成人样,一身又脏又臭,叔祖母一阵心酸,一把搂住小雷锋的头泣不成声他说:“讶子,你再莫去讨饭了,我们喝粥多放一碗水,有叔祖母在,就不会把你饿死的。”听了叔祖母的话,小雷锋在外受的苦和委屈一下涌上心头,他扑在叔祖母的怀里大声地痛哭起来。

1955年下半年,乡里组织扫盲,决定把没进过学堂门的婆婆姥姥及中年青年人组织起来办夜校。消息传开,人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报名非常踊跃,可就是没有物色好老师,这可急坏了我这个当乡长的。

雷锋当时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听到办夜校的消息后,想到了自己能进学堂是多亏了党和毛主席,现在乡里办夜校,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给每一位乡亲。他便约了他的好朋友小芳一道来找我。“彭叔叔,我们帮乡里教夜校,好不好?”“你们能行吗?”我仔细地端详他们。“试一试吧!我教语文,小芳教算术和珠算。”

夜校办起来了。教室就在黄花塘钟二婶的堂屋内。夜校上课的第一个晚上,荷叶坝完小的老师和我都来了,我们担心雷锋是否能上好课,就在后面听他讲。雷锋将自己入学第一课学会的“毛主席万岁”教乡亲们写,像老师为他上课一样反复讲笔画的名称和笔顺,然后带领大家写:“一撇、一横、一横、一竖弯钩……

在雷锋的耐心教导下,乡亲们都学会了写“毛主席万岁”。雷锋望着乡亲们写的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领略到了教夜校的光荣,他感受到了乡亲们的信赖;他为自己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出力而感到无比幸福、欣慰。从此,每当晚饭后,雷锋便挨家挨户地叫他的“学生”去夜校上课,成了夜校出色的“小先生”。

夜校没有固定教材,教什么,怎么教、这可难倒了他们。雷锋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将农村常用字、农村俗语编成了顺口溜,如:“钟二叔打车子,一车二百斤”啦,“李一婶插田,二天两亩”啦,“白菜萝卜,扁豆黄瓜”啦,这种教材和教法,很受夜校学员的欢迎。

有一次,小芳上珠算课,一位大哥哥与小芳吵了起来,这可气坏了小芳,她这位“小老师”哭了起来,不肯再教了。雷锋理直气壮地批评了那位大哥哥,其他的叔叔婶婶也帮他们说话。雷锋又耐心地劝导小芳,鼓励她继续干下去。

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收获,不识字的开始识字了,不会算的初步能算了。后来,我们乡里有了自己的小文书,有了自己的小会计。在年底,县里组织夜校检查评比时,雷锋他们办的夜校名列全县榜首。乡亲们都称赞道:“雷庚讶子这位小先生还真能干哩!”

面对乡亲们的夸奖,雷锋总是说:“距离党和毛主席的要求,我们还相差很远,以后一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猜你喜欢

  • 北宋诗人郑侠简介 郑侠人物结局?

    郑侠是北宋时期诗人,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郑翚曾任江宁酒税监。郑侠是在北宋嘉祐四年,出生在这个清贫家庭的。在现代一个小官家庭,怎么也是小康层面,怎么郑家就清贫了呢?这不是乱说的,首先当时的整个社会发展就不能与现代可比。酒税监职位低微

  • 西塘先生郑侠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郑侠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同时也和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郑侠与许多书生不同的是,在他还没有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受到王安石的赞扬。等到后来进士及第后,更是受到王安石的提拔。当时王安石受宋神宗重用主持变法,提拔了许多人才。郑侠是

  • 郤克和赵朔的关系如何?他为什么没有阻止下

    郤克是郤缺的儿子,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赵盾和郤缺是政治伙伴,关系极其牢固。郤克的家族郤氏属于晋国公族,不过只是公族旁支而已。但即使这样,郤氏依然是比一般的贵族卿族要高贵得多。郤克的爷爷是郤芮,他是晋惠公的忠实支持者,晋惠公在位时期,郤芮担任晋

  • 郤克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郤克是郤缺的嫡子,也是继承了郤缺,成为郤氏一族的掌权人,后来还担任了晋国的中军元帅,执掌军政大权。由于郤氏家族在晋文公时期曾犯过罪,所以被晋文公给贬为了庶民。犯罪的是郤芮,是当时的郤氏家族的掌权人,郤芮是晋惠公的坚决支持者,所以就是晋文公的

  • 郤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历史功绩和评

    郤克,人称郤献子,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元帅,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卓越的贡献。郤克出身于晋国贵族,比普通的贵族身份还要更高一层,因为他们是晋国国君的后裔,属于公族或者说是宗室。但是,郤克身上并没有一股子贵族傲气,反而很接地气,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 鞌之战是哪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谁?最后是

    鞌之战,又被称为鞍之战,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一次大战,最后是晋国胜利了。齐国本来是攻打鲁国,想要攻占鲁国的土地,称霸东方,但是鲁国派人向卫国求救,卫国派了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所率领的援军援救鲁国,也被齐军打败了。为了脱身,卫将石稷还撒了一

  • 鞌之战发生在什么时代?有什么历史意义?

    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89年,晋国和齐国发生了这场鞌之战。晋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齐国的国君齐顷公甚至还差一点被晋军抓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场战争了,这可是才距离上次晋国和楚国的邲之战发生了八年时间都还不到呢!

  • 赵旃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赵旃的身份,就是春秋晋国公主的儿子,所以他算是皇室中人。赵旃是赵氏的旁支邯郸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赵穿,母亲是晋襄公的女儿。要说赵旃,那就一定要说到晋国前倾朝野的赵氏一族,即下宫之难中被灭族的那个赵氏。赵旃的父亲赵穿,他本来是赵氏旁支的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