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妈妈,请你自私一点

妈妈,请你自私一点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0:51  热度:7℃

前几天,朋友给我打电话,一上来就叹一口气,无奈地跟我说了一件小事。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早上,朋友的妈妈打了一壶豆浆。做好后,朋友自然地倒了3杯,意思是爸、妈、自己各一杯。没想到旁边的妈妈看到了,马上说:你别给我们倒啊,我跟你爸都不喝,就是给你自己打的。朋友啥也没想,自然问:啊?为啥啊?你俩不爱喝?妈妈说:我俩不是不爱喝,是省给你喝。朋友听到这话不知道作何反应,沉重、压抑、无奈、震惊——一杯豆浆而已。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朋友跟我举的例子。因为疫情,这次春节,她在家里住了将近30天。在这期间,她负责从网上买菜。她会买各种食材:各种蔬菜,比如白菜、芹菜、蒜苔、花椰菜、包心菜、生菜、南瓜、红薯、芋头等;各种杂粮,比如玉米面、燕麦、小米等;各种鸡鸭鱼肉海鲜、各种水果……食材可谓非常丰富。但是,即便食材如此丰富,父母表示,他们只吃大白菜。

有一次,她买了很多水果,火龙果、橘子、香蕉、橙子,她想的是一家人一起吃,结果一星期过后,她打开冰箱,发现很多水果烂了。她一脸茫然,问妈妈:你跟我爸怎么不吃啊?都放壞了。妈妈说:都给你留着呢。

她最后无可奈何地跟我说:是不是我应该感激我妈?或者,我应该很感动?感觉自己沐浴在母亲无私的爱河里才对,不是吗?但是,为什么我只有愤怒。

说到这里,父母可能很委屈:难道说我一心为了孩子还错了吗?不是的。

事实上,我们任何人都很可能做不到真的给孩子完全“无私”的爱。这不是你的错。即便我们真的认为,我们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而事实上,受制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局限,我们的很多“爱”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有一个特点:总是不能彻底地完全地满足孩子。比如,孩子动手能力很强,非常喜欢拼乐高。于是,她给孩子买了很多,但是,却会把玩具藏起来,甚至,有的玩具藏的自己都忘了。她后来不得不承认,她很可能在让孩子体验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延迟满足”的感觉。

那种感觉太深刻,深刻到刻骨铭心。所以,她潜意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也亲自感受到自己当初的感受。只不过,让人更加唏嘘的是,在心理分析看来,这种做法也的确出自于“爱”:因为我爱孩子,我才会下意识地让孩子去感受我当初的感受,包括好的感受和坏的感受。

你看,人的心理就是这么难以洞悉。即便我们真的认为自己出于爱,我们的行为也许正在潜意识的引导下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几乎我们任何人都可以承认:我们对孩子的“爱”,一定是有好有坏的。亲爱的,喘口气,你不需要给孩子无私的爱。

抛开道德评判,其实,“自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功利”和“无情”。我们的爱不是完全无私。承认这些,反而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灵活和坦荡。孩子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原因有三个。

第一,敢于承认自己“自私”的父母,可以减少自己身上的“付出感”,父母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好。父母不沉重,孩子才能更灵活,更具有创造性。而一个沉重的父母不太可能养育出一个生命力旺盛、活力四射、创造力爆棚的孩子。

第二,承认“自私”,父母们完全可以适当而健康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给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做了一个示范。

第三,当父母承认自己的局限,而不一味标榜自己如何“无私”,也有助于孩子表达攻击性。完美的父母是无懈可击的;而一个承认自己局限的父母就能够鼓励孩子坦诚地说出自己的不舒服,说出自己更愿意怎么被对待。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敢于承认自己局限的父母,本身内心就更“结实”,能面对外在的刺激。“结实”的父母比“虚弱”的父母更容易鼓励孩子表达攻击性,更愿意调整自己。而“虚弱”的父母难以忍受被攻击,会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让孩子产生攻击之后的“内疚”感: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太伤我的心了……“内疚”感会让孩子非常沉重,让他们什么都不敢说。因为怕一说出来,就伤害了父母。

猜你喜欢

  • 吵醒全城的电话

    奇怪的电话故事发生在1953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天凌晨两点来钟,正在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听到报警电话在响,连忙拿起话筒,电话通了,但话筒里却没有声音。拉斯马森大声问:“喂!我是消防队,你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请详细告知地点!”电话里

  • 生命烛

    (根据日本作家大木敏之的作品编译。)从前有一个穷佃农,叫麻田。麻田上了年纪时,他的妻子才给他生了个俊秀的儿子。那天,家里来了个陌生的漂亮女人,她说自己住在附近的一座庙里,特来祝贺麻田家新生了个婴儿。她和善地邀请麻田带着孩子去庙里接受礼物,麻

  • 灵异孤儿院

    神秘的访客爱丽丝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直到七岁时,才被一个富裕的家庭领养。多年后,爱丽丝长大成人,结了婚,并拥有了一大笔财产。可是她却总忘不了那所孤儿院。终于,她和丈夫皮特一起,带着领养的儿子邓肯,回到了那里。可此时的孤儿院早已人去楼空

  • 布丁里的银纽扣

    艾琳是纽约一家跨国公司的部门主管,婚后仅两年,她对自己的婚姻渐渐产生了厌倦。二十三岁那年,艾琳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恩的心情嫁给瑞恩的。艾琳家里穷,母亲很早去世,父亲又患上癌症,治疗费用昂贵,幸亏父亲有个好友,他派自己的儿子瑞恩带着一笔钱来到了

  • 10元换一命

    约翰是个出租车司机。这天夜里,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个子男人上了他的车,说要到市郊的一个小镇。约翰打量了他一下,此人神情憔悴,衣服皱巴巴的,眼睛上还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出于职业习惯,约翰一眼就判断出,这是一个老实人,不会给他带来多少麻烦。一路上

  • 剪刀、石头和布

    约翰和爱德华是两名侦察兵,他们被派去战地丛林监视敌人的行踪,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一旦被发现随时都会丧命,可军令难违,约翰和爱德华两人硬着头皮向丛林摸索着前进。半个小时后,约翰走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咚咚”地喝了两口,爱德

  • 看谁更像海明威

    “我是海明威!”卡梅隆是个公司小职员,薪水只够维持基本开销,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上有钱人的生活。这天,他看到一则新闻:第十九届“海明威模仿大赛”,将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与往年不同,今年是海明威诞辰一百周年,所以获胜者的奖金高达一百万美元。卡

  • 不可原谅的错误

    巴拉特和莎娅都热爱大海,因此他们决定把他们的蜜月之行放到大海上。婚礼后的第二天,他们登上了一艘游轮,开始了浪漫之旅。很多人看来枯燥乏味的海上生活,他们却在爱情的装点下倍感快乐温馨。没有人知道,一场灾难正在向他们袭来……旅程进行到第十八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