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普通的普通人

不普通的普通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05:26:24  热度:8℃

认识她的人,基本不知道她做过的那件事,甚至包括她的大部分亲朋好友。她在任何人面前绝口不提此事,有知情者欲散布,她必一律制止。更多知道那件事的人,则根本不知道她姓什名谁,因此,知道是她做的那件事的人微乎其微。她总是拒绝采访,实在推脱不了,不透露她的姓名是先决条件。

1966年9月,文革开始不久,备受凌辱的傅雷夫妇愤然弃世。身背右派、反动权威及其家属的罪名,这对夫妇死后竟不准留骨灰。这个消息,让她的心情沉重而复杂。她又探听到傅雷的两个儿子,此时,一个在英国不能回来,一个在北京被打入牛棚,其他亲戚也多受触及无法出面。于是,她决定要出面保护这对夫妇的骨灰,便冒充傅雷的干女儿到了火葬场,用她的真诚说服了工作人员,将傅雷夫妇的骨灰带回家暂时保存,之后又与傅雷的一位亲戚将骨灰安置在公墓中。

她不但保存下傅雷夫妇的骨灰,还给周恩来总理去信,向中央反映傅雷夫妇蒙冤之事。信,未出上海,而是落入造反派之手。造反派为此兴师动众,大肆追查,最终查出是她所为,便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将她拘押。然而,审讯一通终于未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材料,只得将她释放。不过这件事让她的身份变得不清不楚,给她的生活蒙上了驱不散的阴影。直至1979年,傅雷平反,她才真正摆脱了身上的精神枷锁。后来,傅聪回国,几经周折打听到她的住处,托亲友向她表达谢意,她却平淡地回答:何必说谢!何足道谢!她曾对采访者说:我的心是透明的,容不得半粒沙子。我不愿人们知道我的姓名,是我在傅雷这件事上的一贯宗旨。她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对于她的过去人们知之甚少;对于她的现状,也只知道她年逾古稀,独自居住在上海远郊,生活平淡而平静。

老子说:上善若水。她即若水:润物而不争,温柔而不屈,纯粹而不变。无须说感恩,无须说淡泊,相信不论今人后人,说起她,都会感到一种温暖慢慢地弥漫全身,浸透心骨,历久弥新。这一切源自她身上散发出的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源自她生命中所拥有的勇气和人性的高贵。

猜你喜欢

  • 对联破案

    话说旧时苏州城中苏家有一位小姐,名叫丹娘,自小喜欢读书和对句。一日,她听说《醒世恒言》中载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后,心有所动,决心结婚时也模仿来个联难新郎”。果然,新婚之夜,她也向新郎出了一则古怪的上联:点灯登阁各攻

  • 最信任的人

    在遥远的过去,一天,一个农夫正在路上行走,突然发现:在山脚下有个过路人正在睡觉,一条大灰狼悄悄地走近他。农夫赶忙大声喊叫:喂,过路人,快起来!狼咬你去了!”睡觉的人立即醒来,从腰中拔出短剑。眼看着狼就要走到身边了。可这时狼改变了

  • 三兄弟分牛

    一位印度老人在临死前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一生清贫,现在要离开你们了,这19头牛是我留给你们的惟一财产。老大应拿财产的1/2,老二拿1/4,老三应得1/5。”说完,老人就去世了。三个儿子将父亲安葬后,便来

  • 农夫的三个忠告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居住着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老人在快死的时候把三个儿子叫到自己面前对他们说:我亲爱的孩子,我把它留给你们,但遗产并不能使你们发财致富。因此我要留给你们三个忠告,它们要比金钱、和财富更为珍贵。你们记住这些忠告一生

  • “三潭印月”的来历

    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来拜师傅的便把门槛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留下来做徒弟。鲁班哥妹的手艺

  • 周文王访贤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访贤,途经到一所村庄,觉得肚子饥饿,口中发渴,实在难忍,就坐在大树下休息。正巧,一位农妇,手提一瓦罐稀面糊糊,从这里路过。文王连忙问农妇道:大嫂手提稀饭,去哪里呀?”农妇告诉文王:丈夫在田间劳动,时已过午,去

  • 国王巧选太子

    远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非常英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繁荣景象。可是有一件事,使他愁眉不展,那就是他年至花甲,膝下仍无一子。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吩咐发给每一个孩子

  • 兵士智斗大臣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他还在他最喜欢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有一次,他戴着这枚戒指到国内游玩,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它给丢失了。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国臣民:谁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并且送到他手里,皇帝绝不吝惜金银,赏给来人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