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华酒楼之送佛难

清华酒楼之送佛难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2:24  热度:9℃

据说我们10位校友聚餐的清华酒楼是老知青开的,说是有那么几位当过老知青的兄弟姐妹因为文革耽误了他们的升学,他们下乡返程之后就先后并分别开办了以清华、同济、南开等大学名号冠名的酒楼。我们这些原江苏师院附中的老三届,不也是因为文革造化弄人才不得不无法正常考入名牌大学的吗?否则,我们的际遇也不会坎坷多舛。当然经历、阅历的丰富也是一种财富,我们这些过来之人不就是聚集一堂在笑谈人生了吗。

可能是因为盛永钊学长席间展示出他的收藏品——玉雕佛像的诱因吧,宗凯琦突然就插话:“我家也有一尊佛像,我眼下正为此事发愁呢!”

宗凯琦家的佛像是有来头的:话说那年她跟团出游到了张家界,游着游着就随大流进入到一个庙堂之中。说来也是不同寻常啊,在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堆里,偏偏只有宗凯琦等3人被相中留下,留下来接受据称是藏传佛教12世转世朱古(活佛)的摸顶。

真正是受宠若惊啊!包括宗凯琦在内的这3名游客被摸顶之后,各个精神矍铄、如同浑身上下都在佛光佑护之中。活佛说:“你们每人都得请一尊佛像回去!这样,佛的庇佑就能天天陪伴左右。”

“请?就是花钱买吧?”我明知故问:“那得要不少钱吧?”

“就是叫请!”宗凯琦还是不直接说花钱购买。

“这个情况我也碰到过的,”潘振涛学长接过话头:“记得有一次,我带队带着单位20多名同事,也是到了张家界,也是被活佛鼓动着请佛像,结果只有2人经不住现场气场的妥协,他俩就花钱各自请了一尊佛像。其中花钱花得最多的,一次性付出1700元人民币。不过,那两人回到苏州不久就后悔不跌,简直恨不得要抽了自己耳光才解气!宗凯琦你出了多少钱?”

“反正我钱包里的现金全部掏尽了,”宗姐还是没说具体数目,她只是接着说:“现在我知道那金身佛像只是镀金的了,因为外表的镀层已在剥落了。”

“你究竟花了多少钱?”我们在座的有的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不是也有1700元哪?哦,没有啊。那么1000元总有的吧?”

“嗯,差不多。”宗姐软软地附和。坐在宗姐身旁的蒋一平学姐始终就没有插嘴,她从落座时有人问“是不是就是酱油瓶啊?”她答复“我就是酱油瓶!”而后,蒋姐就一直保持着用眼神与大家互动的状态。

“佛像很灵验的!”宗姐说得虔诚:“在张家界盘旋的山路上,由于路况颠簸,许多许多人都呕吐不止,可体质不算好的我愣是没有反胃的感觉,这是我感觉非同往常的!”

“那么,你家的佛像你还有啥纠结的呢?”有在座的校友不解。

“情况是这样的,”宗姐解释:“我家最近要搬到新房子去住了,新房子里没有摆放佛像的位置。于是我就琢磨着要把佛像送人,可是总也找不到投缘的可送之人。”

“联系一下相关的寺庙,办一个交接手续。”有在座的校友支招。

“这个手续怎么办哪?”宗姐的表情显示她确属不明就里。

“哎哎,何不请教一下在座的张恒善啊?”还是校友在支招:“张恒善可是信佛教的。信不信?一只蚊子叮到张恒善手臂上,他不但不会打死或驱赶之,反而还会任那蚊子叮咬的。”

大家伙儿于是齐齐地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张恒善学长,张兄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算是认同这个说法了。我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张兄这么瘦呢,原来是他除了不吃荤腥、就连吃素吃下去的那点养分也是大多被蚊子摄取了去。只不过,张兄对于宗凯琦家藏佛像的转送途径并没有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你这是准备要改变信仰啊?”我故意绕开主题向宗姐打趣。

“我没有要改变信仰啊?”宗姐说得实诚。

“刚才你不是说,你们小区里有一位30来岁的小伙子一直在企图劝导你跟他入教信了基督吗?”我继续歪打歪闹。

“是有一位小伙子这么做来着,可我没有要跟他去信奉上帝的意思啊!”宗姐的口吻不像是假的。

“要不,你就把佛像送给了张恒善吧!”说这话的好像是马根元、或者是潘振涛,我记太清楚了。

“宗凯琦是受惠过那尊佛像的!”张恒善只说到此就没了下文,但是他不会接受那尊转送佛像的含义似乎无争。

“你如果信仰至诚,那佛像就不该送人的!”我是将调侃作为佐餐佳品的,不弄个气氛热烈我就不会罢休。

“我的意思是,”宗姐不假思索:“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那就麻烦,那就麻烦!”我假装正经:“半信半疑,佛会生气的!”

“可以在新房子里弄个佛龛,把佛像供奉在佛龛内。”这是俞解民学长的建议。“这还不够!应该在新房子里弄个单间,专门供礼佛所用!”我还在瞎起哄。

猜你喜欢

  •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父亲曾经跟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做一个有梦想、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事实上,我一直都不知道父亲的梦想是什么。父亲从来都不愿意跟我说他自己的故事,甚至有时候我问起他的时候也只是笑一下就岔开了话题,所以我对他之前的了解仅仅限于母亲和姑婆的一些叙

  • 赵闯:从恐龙爱好者到科学艺术家

    7岁开始自学画恐龙,21岁时他的作品《远古翔兽复原图》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是该杂志第一次使用中国人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作为封面。作者赵闯,那时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美术专业学习,对于恐龙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如今29岁的赵闯,是国内唯一

  •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着的鸟儿,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有的小小年纪就得了肝癌。在

  • 你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你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你可以成为另一个你?这并非不可能。先让我们看一些案例吧。三毛,年少的时候是那么敏感忧郁,与人交往沟通都有心理障碍,但多年后,她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虽然依旧敏感,但她开始敞开心扉,与这个世界沟通,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导师。虽然

  • 少年你也是“哈桑”

    哈桑,是一名15岁的巴基斯坦少年。他面容质朴,身材微胖,常常穿着宽大的巴袍坐在家乡连绵起伏的山峦上遥望远方,清澈如水的眼神中写满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哈桑的家乡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亨古镇,那里盘踞着塔利班和不少其他武装组织,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住在

  • 丁俊晖:控制是一种从容

    同样是中国公开赛,9年前,年仅18岁的丁俊晖上演“丁丁历险记”,斩获职业生涯中首个排名赛冠军,“台球神童”的称号从此总在他名字的前面。斯诺克音译自Snooker,意为“阻碍、障碍”,精髓在于努力进攻得分的同时还要给对手制造障碍。对丁俊晖而言

  • 人生的确如初见

    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你的名字再次充斥了网络,日复一日地轰炸着人们的眼球。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你的脸,与十三年前相比,我觉得你没有太多的变化,当然老是稍微老了一点儿,但也就那么一点儿。十三年的时间,谁能一点儿都不老呢?但你依然是一等一的美人。也许

  • 冯小刚妙谈“混”

    在一次列车旅途中,冯小刚身边坐着的一位年轻乘客一直处于亢奋的通话中,不停地换着人倾诉着,而他的通话内容开头总是千篇一律,夹杂着怨天尤人:“今年我混得特垃圾,不如人。好多机会都与我擦肩而过,我悔青了肠子……”他的手机终于没电了,才停下来。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