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你

你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你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2:18  热度:10℃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你可以成为另一个你?这并非不可能。

先让我们看一些案例吧。

三毛,年少的时候是那么敏感忧郁,与人交往沟通都有心理障碍,但多年后,她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虽然依旧敏感,但她开始敞开心扉,与这个世界沟通,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导师。虽然她最后自杀了,但起码,她留给世人的是一个精彩的剪影。

蒋勤勤,据说当年恋爱总不成功,总被男人负。蒋勤勤非常想不通,就去请教琼瑶,琼瑶告诉她,你不要想着从男人那里得到什么,你应该多想想,你能给男人带来什么。不计回报,先自己付出再说,这种思想让蒋勤勤彻底改变了。后来,她遇到陈建斌,两个人相处得愉快并顺利结婚,可以说,是琼瑶的建议起了关键作用。

其实例子还有很多,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真的可以改。就算你不能改变性格,其实也可以改变风格,做另一个你。打个比方,所谓久病成医,很多原先身体不好的人,最后都成了医生,不仅自己的身体棒了,还帮别人解决病痛。就像我认识的许多健美健身教练,原先都是自己体弱、瘦削,但现在全都是金牌教练;正因为原先太弱,所以非要增强自己,最后就成了自己向往的那种人,与最初的自己完全相反。

电视养生节目里,出来介绍养生智慧的,无论大学教授还是民间的养生达人,他们都说以前自己都不注重养生,所以大病一场,之后便开始关注养生,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养生达人。还有一名癌症患者,在与癌症的对抗过程中,总结了许多食疗的方法,现在,身体倍棒。

久病成医也特别适合情感研究者,好几位女作家都说,她们是恋爱多了,被伤多了,最后就成了情感专家。没有别的,你经历得多,自然就总结了一些经验,智慧被打通了,思维忽然就明白了,原来,爱情是这么回事啊。所以,爱情专家大都过着与原来不一样的生活,原先也许总是失恋,现在却被无数人追;原先也许生无可恋,现在却觉得越活越有滋味。性格改变,状态改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自我,让人羡慕,多好。

以前,我朋友很少。但是长大后,我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广交四海宾朋,从此,朋友遍天下,因为我的心打开了,所以我的世界就敞亮了,而我也从原来的闭塞孤寂变成了幸福通达。从前,我总喜欢向好朋友倾诉情感,似乎不倾诉就会憋死,耐不住寂寞。而现在,我再没任何一点心思要向朋友倾诉的了,因为我都能自我消化、自我调节。这种调解可能是写作,可能是美食,也可能是自我心灵的调适,总之我是升华了我的寂寞。

而且,现在我还是很多人的情感倾诉对象,无论熟人还是陌生的读者,我都可以帮他们化解。从一个倾诉者到一个倾听者,我用了十年,相信你也可以做到。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变的。只要信心坚定,你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你,成为那个让自己羡慕、喜欢、认可、欣赏、赞同、开心的你,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你。

猜你喜欢

  • 你一辈子都在找的一篇好文章!

    你一辈子都在找的一篇好文章!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走向最远的方向——哪怕前路迷

  • 偷菜的背后是执迷不悟

    以前总是觉得网络很空虚,那是因为我们很寂寞。总是以为只有去玩网络游戏的人,才是沉迷于网络。觉得不玩网络游戏,就不会有网瘾,就在我们忙忙碌碌的活着,出现了农场,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不能玩这样低级乏味的游戏,可后来还是经不起偷菜的开心和满足感

  • 我们是否太在意自己的感觉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

  • 当一所房子里出现捕鼠器时,整个院子都处在

    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打开一个包裹。里面是什么食物呢?当它发现那是一个捕鼠器后,吓呆了。老鼠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告:"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鸡咯咯地叫着,爪子在地上

  • 从厄运中发掘美好的一面,把坏事转化为积极

    "如果这是今天最糟的事,那么今天是个好日子。"这是我父母的生活哲学,一旦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他们总是这样面对,并且教导孩子们从厄运中发掘美好的一面,把坏事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在我生长的乡村小镇,如果要买结婚蛋糕这类特别一点

  • 打折

    又是一季开始,今年的春天有些迟缓地在冷冷的清风里羞涩亮相,厚厚的冬衣,羽绒衣、皮衣棉鞋、手套还依然是善于保暖的人们外出的行头。然而,沿街的店铺却早早地为这个略显料峭的春日平添了几许热闹与鲜活。店门口,醒目的标着清仓大甩买或是全场货品三折、二

  • 拿着别人的地图,怎能找到自己的路

    至今记得自己小时候,如果遇到人生重大问题,我鲜少问别人意见,都尽量自己去找答案,因为别人给的答案不一定对自己的问题有效,所以我除了思考、研究、观察、实验之外,还会大量看书、上网搜信息,让自己成为自己问题的唯一解答者。当我成为作家与老师后,我

  • 不抱怨的世界

    觉得自己悲惨的人不但喜欢把别人也拖下水,而且还要证明这一切都是其来有自。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外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习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