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中国六大政治家李德裕生平简介 李德裕有哪

中国六大政治家李德裕生平简介 李德裕有哪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3:23  热度:9℃

一般来讲,我们在形容特别优秀的皇帝的时候会说千古一帝,形容特别优秀的宰相的时候会说千古名相。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宰相有点不一样,他被称作万古良相,比千古名相还要更厉害的样子。

此人就是李德裕,唐朝时期的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牛李党争的李党领袖。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曾两次出任宰相。

李德裕到底有何本事,竟口气大到号称万古良相呢?

李德裕年幼的时候就非常聪颖,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唐宪宗。唐宪宗常常把李德裕抱坐在膝上,李吉甫则站在一边极力称赞自家儿子。

那时,朝中宰相是武元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男子,和唐宪宗一样,他也十分喜爱李德裕。有一次,武元衡见到李德裕,就问他:你平日里都看些什么书呀?武元衡的本意是想知道李德裕有什么志向,谁知李德裕却一句话也不说,甩了个冷脸给他。

第二天,武元衡在朝中见到了李吉甫,便将昨天这件事告诉了他,还嘲笑李德裕并没有传闻中那么聪明。李吉甫回家以后,把李德裕拉出来狠狠批评了一顿。李德裕一点也不害怕,他对父亲说:武公身为宰相,不关心治国之道,却只是来好奇我一个小孩子平常读什么书,这是成均、礼部该管的事,又不是武公该关心的事,他问得不恰当,我才不回答的。武元衡得知李德裕的真实想法以后,十分惭愧。

李德裕长大以后,果然能力出众,因为不喜欢参加科举,他以门荫入仕,当了校书郎。后来,李德裕进入核心政治圈,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因党争倾轧,多次被贬出京又回到京城。

唐武宗在位时期,是李德裕执政最为辉煌的时期,在五年时间内,李德裕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抑制宦官,辅佐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

宝历年间,百姓们口口相传,称亳州地带能产圣水,圣水的功能十分强大,能让患病的人即刻痊愈。这一传言出来以后,从洛阳到江西的数十郡百姓都争着捐钱买水,让传言的制造者获利了上千万钱。

李德裕当时正镇守浙西,他听说这一传言以后,便知道这是假的。但是百姓们认为这是真的,为了让百姓们看清圣水的真面目,他便在大市场召集了一干百姓,派人用一口大锅装满了圣水,最后放了五斤猪肉。李德裕大声说道:如果这真的是圣水,那猪肉放进锅里煮,就不会被煮熟。

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市场中央的这口大锅,但是不久以后,就传出了猪肉被煮熟的香味,最后猪肉都被煮烂了。李德裕用事实证明了圣水的传言是假的,不久以后这个传言便平息了。

李德裕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李商隐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便将李德裕誉为万古良相。近代的维新变法的先驱梁启超还将李德裕和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将他们六人誉为中国六大政治家!

猜你喜欢

  • 卡内基:预想的能实现

    年轻的拿破仑??希尔奉命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采访。希尔采访卡内基后,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出身于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小男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他给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起家,终于在年仅35岁时崛起,开创了美国的

  • 毛泽东过春节

    1945年:请枣园人吃饭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主席就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主席拜年,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堆了一桌。吃饭时礼堂里

  • 蒋介石的识人术

    蒋介石一生模仿曾国藩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国藩的办法,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领,不但不为蒋介石重用,反而会被怀疑、提防。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得来他后来最为倚重的三位大

  • 曾国藩交际有道

    1864年7月,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之所以步步高升,权倾朝野,与他善于交际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以“敬”换来援引、扶持与指导。曾国藩会考那一年,总考官是朝廷很有

  • 秦始皇不是暴君

    秦始皇的身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标签——暴君。似乎从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心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秦始皇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野蛮动物,自始至终,他都在用鞭子和刀剑统治他的臣民,用权术和阴谋制御大臣。然而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这位千

  • 林则徐被“押”升职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不久,他接受好友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房永

  • 唐伯虎以谜求静

    某日,唐伯虎正在家中作画,来了一群纨绔子弟,他们对壁上的书画指手画脚,妄加评论。噪声使唐伯虎无法作画,又不便下逐客令。为了让这群纨绔子弟安静下来,唐伯虎与他们议定,由他出灯谜让他们猜,若猜中即赠送书画。只见唐伯虎在一张白纸上涂了一团墨,说了

  •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