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秦始皇不是暴君

秦始皇不是暴君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1:15  热度:9℃

秦始皇的身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标签——暴君。似乎从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心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秦始皇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野蛮动物,自始至终,他都在用鞭子和刀剑统治他的臣民,用权术和阴谋制御大臣。然而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这位千古一帝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他并非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秦始皇不杀大臣

历朝历代皇帝的暴行首先都是从残害身边的人开始的。不说商纣王这种发明各种各样的酷刑来折磨大臣的末代昏君,很多开国的帝王也往往滥杀功臣。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将开国元勋一网打尽,动则灭族,死者上万。即使是很多以贤明著称的君主,也免不了对大臣下毒手。汉武帝晚年常常毫无人性地滥杀,大臣无罪被诛灭九族的就有几十家。“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冷酷无情的君臣关系。

比较起来,我们这位所谓的“暴君”秦始皇,对他的臣僚们可算温情脉脉。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唯一杀戮的重臣是吕不韦。那是一次少年君主与权相的斗争,恐怕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此之外,秦始皇与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将相都善始善终,关系相当融洽亲密(大将蒙恬后来死于秦二世之手,这与秦始皇已经没有关系了)。秦始皇与李斯君臣三十年,有始有终,最为典型。君对臣信任爱护,臣对君鞠躬尽瘁,《三国演义》里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也不过如此。

秦始皇甚至对敌国间谍也显得很宽容。战国后期,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强大实力,派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赴秦兴修水利,想要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事情败露后,秦始皇看到这项工程还是有好处的,不仅没有杀掉郑国,反而还让其继续修建工程,甚至用郑国的名字命名这条水渠。明知其是间谍还让其负责工程,明知其动机不纯还以其名命名。这种容人之量史上罕见。著名乐师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荆轲刺秦失败以后,高渐离流落民间。秦始皇爱惜他的音乐才华,居然任命这个刺客的同党为宫廷乐师,直到高渐离真的用乐器袭击他,才把他杀掉。

在历代王朝中,秦始皇时代政治核心层的稳定性可以说是最高的。比一比汉武帝如何走马灯式地换相,如何不断诛杀宰辅公卿,就可以明白秦始皇的过人之处。

秦始皇杀人多吗?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残暴的最重要证据,甚至被视为后来2000多年多起文字狱的先河。但是,焚书并非焚毁全部书籍,有关技术方面的书未遭焚毁,如农业、医学、秦国史录及法家的哲学著作等。即使是焚掉的书,在国家图书馆里也必须保存副本。坑儒坑的也并非真正的儒生,而是460余名装神弄鬼,骗秦始皇求仙,结果败露的方士。杀人当然不对,可是朱元璋罗织文网,百般挑剔,上至大臣,下至平民,因各种与文字有关的事件而被杀者达十几万之多;乾隆一朝,制造的文字狱案件总数在140次以上,兴一狱往往牵连成百上千之人斩杀流配。秦始皇的行为与他们比起来似乎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秦始皇扫灭六国是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战争势必是要死人的,但是在征伐六国近十年的时间里,秦始皇却少有中国古代常见的“屠城”、“坑卒”之举,即使对派荆轲刺杀他的燕国也没有。唯一一次是攻灭赵国的时候,他把幼年时曾经欺负过他母子的人统统抓起来活埋,但绝不是电影里那样大规模地活埋儿童(长平之战杀赵国降卒40万,不是发生在秦始皇当政时期,是他太爷爷当政时期)。比较而言,推翻秦朝的项羽对平民与降卒有过六次大屠杀,全部都是战胜之后骇人听闻的屠城与杀降,刘邦也屠过颍阳、武关。

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也并没有对原六国的王孙贵族赶尽杀绝,只是将他们迁到成阳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甚至对曾经消灭秦军20万的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项梁和项羽,都没有追杀,任其避居吴中,最后成为推翻自己王朝的敌人,而项羽攻进成阳以后,对秦始皇的后人可没这么客气,将所有秦宗室公子,一律诛杀。

秦始皇上当了

既然秦始皇这么仁义,怎么又会变成史书上的暴君,他的王朝怎么会垮得那么快呢?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真正伤害到普通百姓并且动摇国本的,是繁重的徭役赋役。这些徭役赋役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最主要是修建长城和一条通往北方草原的高速公路——直道。修长城是为了防备匈奴人进攻,修直道是为了运送军队征伐匈奴人。所以,根子是坏在匈奴身上。很多学者都认为,秦始皇北伐匈奴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秦始皇的一次致命的决策失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激起了天下大乱。

其实当时的匈奴尚相对弱小,史籍中几乎没有匈奴侵扰秦王朝边界的记载。至于匈奴统一草原地区,与中原王朝为敌,是西汉时期的事情。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去攻打他们。统一六国之初,信心膨胀的秦始皇曾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但是李斯说劳师远征匈奴只会消耗国家的力量而没有实际收益,不利于秦国的长远发展。秦始皇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6年以后,一个方士的谎言却让他不顾一切地发动了对匈战争。

这个方士是燕国人,名叫卢生。秦始皇让他前往蓬莱三岛,寻求长生术。这家伙在外面转了一圈,没找到长生术,却找回来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句预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这是指将来灭亡秦朝的是匈奴,便急忙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有学者猜测,卢生是燕国人,对秦朝当然有着亡国之恨。故意编造这么一句预言,骗秦始皇去打匈奴,消耗国力,促使秦朝灭亡。

迷信的秦始皇上当了。面对30万秦兵,匈奴人轻松地向西、向北退却。对游牧民族来说,这是寻常之举,根本谈不上什么损失。蒙恬虽然占领了不少土地,可是这些土地并不适合耕种。为了,防备匈奴卷土重来,30万大军只好驻扎在这片“无用之地”上,进退不得。为了维护北伐的成果,秦始皇又不得不征用数十万民夫修筑绵延5000余里的长城。驻军、筑城劳力需要的粮食、物资全靠国内征发。

蒙恬率领的30多万大军在冰封雪飘的北国艰苦奋斗10多年,大体上10个人当中要死掉六七个,更不用说那些调去修筑长城的民工的悲惨处境了,数千里戍边线上,竞成了人间地狱,这才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后来,靠正常的徭役征发已经难以保证北伐的需要了。秦始皇不惜动用国家机器,利用严刑酷法,将数以千万计的贫苦农民变成刑徒,派去修筑长城。老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秦始皇死后仅一年,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900名征集去戊边的壮丁揭竿而起,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当起义者即将踏进成阳的时候,奋起抵挡的并不是帝国的正规军,而是一支由囚犯拼凑而成的部队。而秦军30万的精锐仍然驻守在千里之外长城沿线,来不及赶回来。

秦始皇不是一个生性残暴的君主。他甚至愿意宽宏地信任来自敌国的间谍,可惜他错信了一个方士的预言,毁灭了自己的王朝。

猜你喜欢

  • 爱久见人心

    01这世上,至少有2万个人适合做你的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可是,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合适?12岁的时候,你觉得那个陪你走夜路,把你送回家的少年,是心上的喜欢,你努力学习,记住每一道错题的答案,想过后来,要考到同一所高中。可是,后来呢?25岁

  • 让断线的爱情飞

    一梁程躺在明小月怀里脸色灰白,双眼紧闭,殷红的血像泉眼一样从他头上冒出来。明小月大骇,连忙伸手去捂,那血从她指缝间呼呼钻出,染红了手掌。明小月吓得魂飞魄散,撕心裂肺地哭求:“医生,快救救他,快让他止血,他是‘熊猫血’,我和他一样,快抽我的救

  • 不翼而飞的填水脚

    清嘉庆年间,有个姓魏的贡生,花去一大半家业,终于买得绵竹知县一职。于是,一上任,他便急急盘算着如何大捞一笔。可这绵竹,唯一的财源就是绵竹年画。绵竹年画声名远扬,其精品多被王公大臣竞相收藏。因此魏知县一到任,就四处寻访制作绵竹年画的绝顶高人。

  • 如果妈妈知道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使父亲罹患的原因是眼底黑色素恶性瘤。在电话里向他转述病名,声音安静疲倦,仿佛是另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花影扑簌。他失声道:“不可能的,医生怎么说?”父亲静静道:“我自己就是医生。”霎时,泪水布满他的眼圈。他

  • 成功,要和自己比

    80年代初,他从一所重点大学毕业,梦想就是出国留学。当时每个重点院校都有两个研究生名额可以保送出国留学。为了圆梦,他经过两年努力,在研究生考试中名列全校第一。然而,因为他在校期间并不是学生干部或骨干,所以出国名单里没有他。他不甘心,开始到处

  • 等爱的号码牌

    A我给蓝宝儿发短信,说,同是北京沦落人,何时有空,出来喝杯咖啡吧。蓝宝儿很快地回复,说,好啊好啊,只是,老同学,记得先去排队机前取个号码牌,慢慢等着,轮到你时,我自会与你联系的哦。我知道蓝宝儿在开玩笑,但也知道没有爱情的她,周末的时候,丝毫

  • 两段互不相干的青春

    我和晨,只见过一次面,而且那时还是懵懂少年,对于我们之间与生俱来的相似,一无所知。但她却是我的亲生妹妹,真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了。母亲在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后,终于对又一个接踵而至的丫头,感到了厌倦。这个女孩,在母亲的怀里,连奶都没

  • 你是我最温暖的手套

    (…………1…………)我讨厌冬天,我常常就在阴冷的天气里冻哭,并有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恐慌。可是,我惟一对他温暖的想念,却全在年少时那些呵气成冰的冬日。那时他与母亲,尽管并不相爱,但在平淡琐碎的生活里,还是有些许的明亮。这样的光亮,犹如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