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婚内见人品

婚内见人品

收录日期:2025-11-20 18:51:55  热度:9℃

最近和一位做企业的朋友聊天,他说他每次招聘高管都要请对方的太太或先生吃饭。通过对伴侣的观察,通过对他们之间相处模式的观察,可以看到很多信息。

如果一个人对待伴侣傲慢无理,基本可以断定他的修养不够。这样的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但他的格局决定他不会有特别大的发展,不可重用。如果这个人对待饭局里的其他人殷勤、谦逊,则绝对不用。这不是修养的问题了,是人品有极大的问题。

我说你吃顿饭就对人下定论未免偏颇了吧,他说吃顿饭不能完全判断一个人,所以他的公司经常举办员工家庭聚会。

为什么你对伴侣冷漠?因为你本身不是一个热情的人。在演讲台上的激情四射只是为了吸引目光以达成自己的商业目的;在朋友圈中热情、活跃,潜意识里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己崇拜的人。而对于伴侣,这个某种意义上已经坐实的固定资产,额外的投资对你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

为什么你不愿意说我爱你?即使你明明知道说这一句话能让对方开心,因为你本身不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你在慈善晚宴上仗义疏财,却对自己的伴侣如此吝啬;你对员工的冷暖尽心尽力,却对伴侣的需求不闻不问。夜深自省,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没有爱情了。然而,即使没有爱情,面对一个立过契约的生活伙伴,如果你心中真实存在的东西是善良,是为他人着想,是害怕别人受到伤害,你也能规范自己最起码的言行。

真实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但真实的东西具备变好的前提条件。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家是修行的最好场所。

我们无需为那个真实的灵魂感到羞愧,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应该羞愧的是不知改变的傲慢和惰性。

猜你喜欢

  • 十面埋伏的故事

    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军由项羽指挥,可是项羽却不肯重用韩信,因此他决定到刘邦领导的汉军中找出路。韩信本来就不是什么出名人物,所以到了汉军中间他还是没有机会,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还是没有

  • 人死留名的故事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算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人趁机向末帝说王彦章的坏话,最后王彦章被罢免了兵权。不到半年,后梁江山不保

  • 入室操戈的故事

    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当郑玄学成离开时,马融感慨地说:郑玄走了,我全部的学识也都被他带走了。&rdquo

  • 一挥而成的故事

    文天祥是南宁人,他二十岁那年,在集英殿接受皇帝考试时,针对朝廷的弊端,对皇帝进行劝谏,皇帝非常赏赐他的见解,在这次考试中,文天祥也得到第一名。文天祥曾做地刑部郎官、右丞相,他一心报效朝廷,在元兵入侵江南时,文天祥不幸被俘虏,敌人让他写信招部

  • 一日三秋的故事

    诗经这本书是我国很有名的著作,在当时其实是一则则流传于民间的古代歌谣,其中包括了许多赞美爱情、描述男女间相恋的故事。诗经里有一篇名为《采葛》的诗,就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这首诗是写一对男女分开之后,心中非常思念对方。全诗的意思是:我日夜思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故事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善国最近

  • 权宜之计的故事

    权宜之计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参考《后汉书·董卓传》。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2人专横跋扈,任意杀戮朝臣

  • 乘人之危的故事

    乘人之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