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故事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6:58  热度:10℃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聪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

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使继续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例如有几位科学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这是一件危险而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这种情况,便可说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猜你喜欢

  • 不自量力

    【拼音】bù zì liàng lì【典故】不度德,不量力。《左传·隐公十一年》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战国策·齐策三》【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结构】

  • 目瞪口呆

    【注音】mù dèng kǒu dāi【典故】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释义】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獃: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结构】联合式【相

  • 取而代之

    【注音】qǔ é dài zhī【出处】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结构】连动式【近义词

  • 不自量力

    【拼音】bù zì liàng lì【典故】不度德,不量力。《左传·隐公十一年》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战国策·齐策三》【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结构】

  • 近水楼台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非常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他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后来,他做过右司谏、知州、参知政事等地位很高的大官。他曾在岳阳楼题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而身为朝廷重臣,范仲淹

  • 坐井观天

    在一口废弃的井里,居住着一只青蛙。这只小青蛙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可满意啦,一有机会就要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喝足后,蹲在井栏上闲得无聊,忽然瞧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起话来:喂,海鳖兄,快过来,快过来啊!”

  • 沧海桑田

    从前有两个仙人,一个叫王远,一个叫麻姑。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到了约定的那天,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五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但见他戴着远游的帽子,挂着彩色的绶带,佩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威风凛凛。王远一行降

  • 涤亲溺器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苏轼是这样赞他的:瑰伟之文,妙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