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玩”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玩”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收录日期:2025-11-21 03:45:38  热度:9℃

读高中时“不务正业”

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员工,母亲在一家工厂工作。由于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平时很少辅导他做功课。

2005年夏天,刘路考入大连育明高中。在这所优秀学生扎堆的学校里,刘路在600多名新生中排名500多位。后来,他的名字常常在班级成绩单的两端出现,好的时候能排十几名,差的时候倒数七八名。当时,刘路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突出,文科也比较薄弱,尤其是书写表达能力不强,总分总是不稳定。

刘路的爸爸说,高中3年,刘路把大量时间用来学数学,其中有很多都是高考不考的内容,他和妻子觉得这有点儿不务正业,为此没少上火。但儿子兴趣盎然,依然故我,他们也拿他没办法。

2008年参加高考时,因为喜欢数学,刘路在填报志愿时从一本到三本,全部填报了数学专业。高考后的那些日子,看电影成了他的放松方式之一。每看完一部电影,他都会在QQ空间日志里写下中肯的评价,俨然一位职业影评人。没多久,邮递员就送来了好消息,刘路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录取。这让他的父母在惊喜之余,为贪玩的儿子大大松了一口气。

刘路的高中数学老师宫福婧说:“估分时,刘路估的是600多分,但实际考了575分,在全校的高考生中仅处于中游水平。刘路的表达能力远不如他的思考能力。这一点从每一次考试的卷子上都能体现出来。比如他能把题做对,得出正确结果,却总是把步骤省略,跳跃性很强。往往别的同学需要好几步推算得出的结果,他一步就到位了。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高考分数。”

也许是个性有些叛逆的缘故,刘路是应试教育的抵触者,向来对分数不屑一顾。高二刚开学时,他甚至一度故意不完成作业而令老师头疼不已。他的理由是:写作业没有用,还不如用那些时间研究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次自习课上,老师发现刘路在偷看一本厚厚的书,以为是小说,走近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竟然是本大学高等数学教材。在老师的询问下,刘路这才说出他已经自学完成了所有高中数学课程,开始研习大学数学。

破解“西塔潘猜想”

进入中南大学后,刘路仍然玩兴十足,乒乓球、羽毛球几乎玩到专业水准。高兴时,他会为了给沙鸥拍照而不顾双腿陷入湘江边的泥潭中;失落时,他会拿着长沙地图走到城市的最北边去看风景,甚至还偶尔尝试一下露宿街头的滋味。但不管怎样,他对数学的痴爱仍一如既往。他觉得“玩”数学比打游戏还有趣、过瘾。

上大二时,他开始自学数理逻辑,被同学形容为“身上充满快乐细胞的学术男”。那段时间,他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上网下载资料,很少像有的学友那样疯狂玩游戏。他经常会因思考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按时吃饭、睡觉。他说:“我的那种状态不是因为被烦恼所困,而是因为太兴奋,我喜欢不断给自己找新的挑战。这大概和玩《魔兽世界》游戏升级差不多!”

刘路学的虽然是应用数学专业,但他酷爱数理逻辑,这也是他对“西塔潘猜想”非常感兴趣的原因。他当时并没有专门去研究,而是将这个问题印在了心里。2010年10月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学习中,刘路突然惊奇地发现,可以用别的理论来证明这个猜想。得出肯定结论后,他开始连夜下手,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终于将这一证明写了出来,并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刊物——《符号逻辑》杂志。

当时,对方的态度很冷淡,仅回复说“收到了”。在这个高手如云的领域里,他们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位中国年轻人的名字。当刘路的论证被有关专家确认为正确后,对方才大吃一惊。《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还专门给刘路写了一封内容很长又热情洋溢的信。他在信里这样写道:“过去我和其他许多人一直对这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均未取得成功。这个问题最终被解决,我非常高兴。尤其是你的证明是如此的优美,请接受我对这个精彩成就的祝贺!”

“西塔潘猜想”被破解,迅速震动了世界数学界。刘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海内外科学家的认可。尤其是当人们得知困扰各国科学家20多年的难题竟被一位中国大三的学生轻松搞定时,纷纷惊叹:“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西塔潘猜想”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数学命题呢?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采访刘路前特意向数学界人士请教。专家比喻,如果说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属于世界杯冠军的话,刘路所完成的猜想大约相当于联赛冠军,或者说比联赛冠军还要高一点儿。这绝对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对于外界对他“数学天才”的赞誉,刘路并不认同。他说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特长,这要看在哪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只不过在数理逻辑方面有一定天赋,仅此而已。

2011年10月,中南大学又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了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刘路认为真正的会玩,是“玩”里有思维、探究、投入与行动技能。一个人如果不会玩,创造性就基本处在低级状态。他欣赏“玩似的专业”,看起来没花太多时间,但跳出了固定的模式做事情,不仅能增加见识,还能用比别人更少的时间、更新的方法、更有意思的模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刘路还真是玩有所获。比如看《变形金刚》,让他玩成了机器人设计高手;看电视剧《暗算》,他能从中悟出数学与密码的一大堆紧密关系。

对于学校的鼓励和厚爱,刘路很感激。他说:“无论别人怎么看,我还是会坚持对数学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谈到自己的目标时,刘路说,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要加强学习,到国外去“修行”一段时间。数学挖掘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他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大成绩来。

或许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刘路的路能走多远?在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刘路作了很好的回答:人生好比一道数学题,外在环境只能影响你的速度,或牵引加速,或阻碍减速,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

猜你喜欢

  • 郭敬明:把青春和文学化为商业

    名牌、华服、秀场,郭敬明在他的作品里肆意挥洒对物质的痴迷。他用商人的逻辑应对声讨,把梦想、奋斗和友谊与奢侈品一起,包装成可贩卖的青春。郭敬明几乎从不跟嘲讽他的人骂架。他很有自知之明,乐嘉让他推荐他的作品,郭敬明直言:“你不是我的目标读者,不

  • 整个星球在怀念那个生活失败者

    至今,许多商业人士仍在谨慎评估杰克逊之死的商业价值。是的,很冷酷地提到“商业价值”这个词——一个人的死将是另外一些人的赚钱机会,一向如此。不是评价这个商业化到骨头的世界规则,而是从另一个侧面说,MJ这个人太复杂了,复杂得让最精明的商人都把握

  • 放松出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是一个魔咒。很多作家获得诺奖之后,创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有的来自外界,就是事务太多,但这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他内心深处的变化,就是在意识里规定了自己下一部作品一定要有上乘表现,一定要比过去的作品更好。对此,有一个关于岳

  • 香港廉政公署的考题

    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面向本处所有工作人员公开选拔一名首席调查主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民主推荐,最后有40多人进入了笔试环节。时年43岁的蔡双雄也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蔡双雄25岁就进入廉政公署工作,承办过多起大案要案,具有很

  • 历史与演绎

    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出奇地大。不为别的,只因他是一个刻苦学习、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白衣致卿相的故事,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倒是有不少。但在汉朝,这样的美事并不多见。刘邦在沛县的那帮偷鸡摸狗的兄弟,布衣致卿相,是因为跟

  • 褚橙的昭示

    褚橙,褚时健种出的畅销橙。褚时健是值得尊敬的中国人,他绝不仅仅是企业家。他与人生困苦搏斗。从打仗、反右开始,他51岁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打造出价值千亿的“烟国”。1995年,他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1999年他因“贪污174万美元”被判

  • 别请我吃饭,躲的就是你

    在祖国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怵的就是粤菜。出了名以后,经常被奉若上宾,饭局不断,且多是粤菜的局。在北方,粤菜被公认是最铺张的,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汤就比叫满一桌子的川菜贵,刀刀见血,做东的人不带上万儿八千的,看菜牌的时候就得把第一

  • 爸爸,我们去哪儿_李少萍

    他是法国的幽默作家,获得过费米娜文学奖,他的书里主人公是可爱的小孩。可是在现实中,他的生活却与此相反,他有两个智障儿子。一次出行,他开车带着两个儿子,儿子托马只会说一句话:爸爸,我们去哪儿?父亲回答说,我们上高速公路,逆行。我们去阿拉斯加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