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倒过来思考的哲理

倒过来思考的哲理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4:54  热度:10℃

提起倒过来思考,我就想起宋朝时两个秀才对吟的诗:

远看铁塔一骨碌,顶上没有底下粗,要是把它倒过来,底下没有顶上粗。

开始听到这个笑话的时候差点笑岔了气。依我看,这诗是不怎么样,不过它也有两点好处:第一,它能说实话,虽文采差了点,却能够实事求是,不伪不诈,这是很难得的;第二,它带给了我快乐、舒畅的心情。

讲这个笑话的目的是想给倒过来思考的话题增加一点情趣。倒过来思考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带给有益的人生启示,舒畅身心。比如以前我们老师已经讲过的,面前有半杯水,悲观的人说:唉,只剩半杯了;乐观的人不这样想,他会倒过来思考,说:嚯,还有半杯呢。显然,我们看到后者更豁达,也活得更快乐。这样看来,倒过来思考能够折射或者影响人的生活态度,进而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也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说天下有两种人: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则相反,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这就好比晋代的画家顾恺之,顾恺之吃甘蔗的时候,“恒自尾至本”,也就是说总是倒过来吃,从根端开始吃,人们就奇怪了,问他道:你为什么这样倒着吃呢?顾恺之挺幽默地说:嘿嘿,这样吃的话,可以渐入佳境。

从差一点的地方开始,慢慢品尝生活的甘美,看来顾恺之早已领悟出倒过来的好处了。

人生就好比是一串葡萄,或者是一根甘蔗,如果你先拣好的吃,那就意味着你的日子越来越枯燥,越活越没甜头。真正积极的做法是倒过来,渐入佳境,越来越有滋味。

当然,我不是强迫谁一定要倒过来思考或做事,而是要提倡一种积极的心态,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应该有倒过来思考的意识,赶走生活中的苦闷,让快乐永驻心间。

《坛经》上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灭万年慧。”倒过来的思路就是明灯一盏,积极的心态就是那大智慧。当我们身处羁绊、心陷囹圄之时,不妨想一下倒过来的铁塔,想想倒着吃甘蔗的顾恺之,在酣畅的笑声中,从容地用那大智慧燃亮那明灯,以此驱散黑暗阴霾,导归幸福的彼岸。

猜你喜欢

  • 妖精孙媚

    一起上军校吧 孙媚人如其名,天生就长得很妩媚,和灰头土脸的我比起来,像个妖精。没有哪个女孩子喜欢和妖精做朋友,站在她们旁边,你永远只能做片绿叶,来衬托她的妖娆。所以当孙媚转到我们班时,我对她有种莫名的敌意。 可是孙媚这丫头却和我过不去,仗着

  • 国齐

    国齐,我哥的同学。 十四五岁长得跟大老爷们儿一样高,直眉愣眼一脸憨相。两颗大板锹似的牙露在外面,不笑跟笑似的。认识国齐就没见过他爸。寡妇妈领着冬夏流两桶鼻涕的妹妹整日糊鞋盒子。国齐也流鼻涕,他的鼻涕流得有水平。眼见要过河了,“哧”的一声,遥

  • 时空的聆听

    自从上了大学后,与小素的联系就渐渐少了,虽然有时在QQ上也能见到她,但却不知从哪儿找话题聊。这尴尬的原因要从两年前说起。那时我读大二,刚刚通过英语四级,正在备考六级。闲时给她发了一封E-l,向她询问有什么考六级的诀窍,因为我认为她既然大一时

  • 为唤爱心,我在夜幕下记录凄凉

    2003年5月,年旭从网上知道了南京有个叫“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民间组织,这个组织专门容留被人遗弃的宠物。年旭高兴地加入了这个组织。 但当他加入进来后才发现,原来协会的生存简直是举步维艰。协会收容来被遗弃的宠物,能真正被人再次领养的并不多。眼

  • 乔之道兄

    国际经典文化教育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由台湾王才贵博士等人发起成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推行“读经”教育。当香港的温金海老先生代表协会来长沙开交流大会时,我正在学校指导文学社的工作。校长告诉我温老先生应邀要到武冈来演

  • 毛毛

    毛毛是姐姐家的一条狗,一条善解人意,任何人养了它都不会后悔的狗。 和现在的宠物相比,毛毛算不上可爱,因为它高大粗壮,除了油光光的毛色较惹眼外,看不出它和别的狗有什么异样,但正是这样一条普通的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驯良动物本身所具有的比人还略胜

  • 义气的代价

    在来到这个有名无实的“公司”当经理助理之前,我在一家星级酒店当保安,因为那酒店的大堂经理欺负一个打工妹,让我给狠揍了一顿,结果是,我拎着铺盖走出了那家工资颇高的酒店,在这个陌生的都市大街上窜来窜去,像跳蚤一样跳了好几个地方,半年后遇到康健,

  • 流年似水 似水流年

    日子在不同的空间流逝,想念在不同的时间来临,不管人世间如何的改变,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一日闲着无聊,忽然想整理一下以前的旧物。在布满灰尘的纸箱里,发现了我曾用心珍藏过的信件。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你去新的学校已经有一周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