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毛毛

毛毛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9:06  热度:10℃
毛毛是姐姐家的一条狗,一条善解人意,任何人养了它都不会后悔的狗。

和现在的宠物相比,毛毛算不上可爱,因为它高大粗壮,除了油光光的毛色较惹眼外,看不出它和别的狗有什么异样,但正是这样一条普通的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驯良动物本身所具有的比人还略胜一筹的聪慧和重情。

毛毛是断了奶之后便被姐姐家抱养的,姐夫是个爱儿女一般爱狗的人,每次去他家,他都给我们讲有关毛毛的故事:什么毛毛讲卫生,从不随地排泄啦;什么毛毛懂事,无论他多晚回家,毛毛都不睡觉等着他啦……我是最不喜欢狗猫之类的东西了,对于毛毛的故事,我从没用心倾听过。

真正让我心灵震撼的是那次火中抢险。

那时已近深秋,我和姐姐把买来的秋菜收拾好后,感觉屋子里有些凉,便决定把火炉点着。姐姐把引柴一一填好,上面放几块木棒子,刚把火从炉门伸进点燃,只见毛毛突然窜到炉门口,用一双细弱的前爪拼命往外扒火,并发出急切的怪叫声,我姐姐不懂其意,但同时有了预感,迅速用水将燃起的火扑灭。尽管如此,毛毛的前爪及身上的毛已烧焦一片,它趴在炉门口,浑身颤抖着。我和姐姐急忙把炉中的木柴掏出,意外地发现炉子里面竟有两万元人民币,当时我俩的反应简直是目睹了一个人间神话。

原来这钱是姐夫单位准备给工人开支的,因钱没凑齐,放在家里感觉没有太安全的地方,想来想去便放在了炉子里,只是在放钱的时候,姐夫无意间拍拍毛毛的头说,看好了,千万别让人偷去。谁知只考虑到防贼的姐夫万没想到我们会突然用火炉取暖,这样的一个意外,却让我们对毛毛刮目相看了,而当时毛毛才半岁。

随着时间的流逝,毛毛出落得越发富态了,浑圆的身材,油亮的黄毛,只是在脖项间有层次地镶嵌着一圈棕色的毛,像极了妇女的披肩。毛毛每天的食物就是一个鸡蛋或一个火腿,半碗水,它白天睡在床上,晚上睡在地毯上,俨然家庭里的成员,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

目睹毛毛流泪是哥哥出车祸的那天晚上。因哥哥出差在外地,对车祸的传闻是否属实我们都没有绝对的底数。我们聚在姐姐家等姐夫的电话。那一晚,毛毛像一个难产的产妇,一会儿坐下一会爬起,一会儿走动,还不时哼哼着,它的举动把我们的心都搅得很乱,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不幸的事肯定发生了。

就在电话把我们都不愿接受的噩耗传来的瞬间,我们都哭作一团,这时的毛毛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不时地发生哀鸣,过了一会儿,毛毛挤到姐姐身边,用舌头轻轻舔她脸上的泪水,姐姐抱着毛毛放声痛哭,毛毛静静地依着姐姐,我看见,毛毛的眼里流出了晶莹的泪,从那一刻开始,我认定毛毛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它有人一样的灵魂。就在我们所有了解毛毛故事的人都特别爱它、每次去都给它带礼物、几天不见就很想看它的时候,毛毛突然无疾而终,这个消息不亚于当初听到车祸的噩耗。姐夫抱着毛毛的尸体一天一夜没说话,流着泪给毛毛举行了最感人的葬礼。

从此,姐姐家永不养狗。

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毛毛,想起披肩的典故和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小花絮,也常常慨叹:狗能如此,人又如何?


猜你喜欢

  • 乾隆帝宠信和珅的七大理由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帝对和珅极为宠信有加?笔者认为有七大理由: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出于匣,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

  • 揭秘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以及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慈禧死后,李莲英再

  • 三个才高命薄的亡国之君

    萧绎(508-554年)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小名叫七符,于承圣元年(552年)在江陵即位,史称梁元帝。然而仅仅两年,江陵城就被西魏攻破,萧绎兵败出降。虽然仍有西魏扶持的傀儡萧詧在,但梁朝实际上已经灭亡。元帝出降后,先被幽囚,然后就被侄子萧

  • 秦皇汉武共同的四大嗜好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一曰征伐。秦始皇无疑

  • 郭靖真实生平的史闻揭秘

    提到郭靖,相信大家都不会对此人感到陌生的。郭靖是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所著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男主角,他生性单纯,重情重义、忠君爱国,具备中国人最认可的侠义精神,而且也是一位令人敬仰钦佩的大侠。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金庸大师的虚构?历史上的郭靖,

  • 陈安:历史上死的最凄惨的状元

    在中国封建帝制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不少的状元,但要说到死的最凄惨的状元却只有一位。他就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状元陈安阝。陈安阝(?—1397年),字安仲,号叔恭,闽县营前(今福建长乐市营前镇)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

  • 激发鲁迅弃医从文的照片

    人们在中学都学习过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呐喊・自序》和《藤野先生》,里面记载了鲁迅在日本学医,但是最后由于看到日军屠杀中国人,而附近却有许多中国人麻木围观的图片,就决心弃医从文,走上救国救民的文学道路。这张甚至改变鲁迅命运,乃至改变中国文

  • 司马迁的故事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