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爱的距离

父爱的距离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9:48  热度:9℃

开车,从我家到江西父母的家,不多不少,刚好八百公里。八百,在江西话里与“爸爸”同音。无论是因缘巧合还是冥冥注定,“爸爸”,永远是我回家的方向。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家人因此对我格外呵护,尤其是父亲。我出生在炎夏,小小的我不敌暑热邪湿的肆虐,满头满脸长着触目惊心的疖子,昼夜啼哭不吃不睡。医生说要开刀切掉几个眼鼻口附近的大疖子,以免发生意外,结果爸爸死活不依。他说:“万一脸上留了疤怎么办?”于是,他耐心地守着,待我稍一瞌睡他马上挤破一个,我受痛哭醒,他也跟着掉眼泪……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挤,等我痊愈时,父亲也瘦了一大圈。

70年代物质贫乏,加上父母亲都是工人,没特权弄来鸡鸭鱼肉来补给营养,看着馋嘴的我,聪明的父亲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住在长江边,他每天下了班就去江边网鱼,站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一站就是大半夜,风雨无阻。从此,家里红烧鱼、蒸鱼干、鱼汤就没断过,还把吃不完的鱼扔在屋顶上面晒,有的甚至成了野猫的美味大餐。后来,经常有老师夸奖我记性好,过目不忘,我想应该是得益于吃了这么多年的鱼。但令我难过的是,父亲因此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长年饱受折磨。

父亲对我的宠溺是溢于言表的,乃至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家是“重女轻男”。父亲说,女儿听话懂事,当然要疼。那时的我确实十分乖巧,每逢下雨天,我总是自告奋勇去给父亲送伞。在厂子门口,父亲见到送伞的我特别高兴,每次都顺便在门市部花一角钱买几颗话梅糖给我吃。父亲也给我送过伞,那是个特大暴雨的天气,他骑着自行车来学校接我。我坐在后座高举着伞,一路上感觉父亲骑得特别慢,便忍不住埋怨了几句,他也不作声。回到家,父亲却突然瘫坐在椅子上哼哼叽叽起来。原来,他在校门口为了避让迎面来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摔在地上,右脚趾骨折了。

青春期以后,我不再腻着父亲了,父女之间有了疏离。学习的压力让我变得爱发脾气,没有耐心,父亲依然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尽量哄我开心。有次我过生日,他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没好气地说:“不晓得!”他想了会儿,大笑着说:“我知道了。‘不’就是‘萝卜’,‘晓’就是‘笑’,‘得’就是要零花钱。女儿想吃萝卜汤,要听笑话,还要零花钱!”那天,父亲真的做了萝卜排骨汤,讲了一箩筐的笑话,还给了我10元零花钱……

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我一天天距离父亲远了,但感觉似乎又从未远离,我们通过信件和电话无话不谈。结婚那天,他郑重地对我先生说:“以后我就将宝贝女儿交给你了,你可一定要对她好!”我的眼泪忽地流了下来,止都止不住。父亲顿时慌了,手足无措,以为说错了话。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是害怕他以后不疼我了,世上哪里还会有别的男子对我似他那般的好?

现在,当了外公的父亲还时不时给儿子讲我雨天送伞的故事,每次都充满了自豪。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悄悄地对他说:“当时,我只是冲着那几颗话梅糖去的,为了话梅糖,我多大的雨都不怕。”他愣了一下,然后慈爱地望着我,说:“我才不信呢。”无语。其实,我说的是真话,但,已经不重要了。

“八百”——“爸爸”,奇妙么?“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传奇》的天籁之音依稀在耳畔萦绕,当父亲笨拙地学会使用手机微信与我视频时,距离,真的不存在了。

猜你喜欢

  • 美女为啥不让座

    万师傅调到公交公司开特2路车,往返于闹市区和工业园之间。这是他上班的第一天,万师傅调转车头,刚在起点站台边停下,就上来一个打扮时髦、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紧靠前门临窗的那个位子坐定。到了第三站,车厢全都坐满人,最后上来一名乘客刷的是老人卡&r

  • 肖琳是名漂亮的女刑警,穿上警服更是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韵味,因此队里队外追她的人很多,可她却一律拒绝,快三十了还没有谈婚论嫁的迹象。联想到她平时不苟言笑,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局里的同事背地里都叫她冷美人”。但冷美人”

  • 生死迎亲路

    新娘消失熊牛山这一带年轻人结婚的习俗是,女方先将嫁妆送到婆家,证明心甘情愿嫁给男人的那份诚意。结婚那天由新郎官独自骑着高头大马迎娶新媳妇上门,是给两个新人走到一起,亲密接触的机会。婚后两天,由婆家人亲自上门把女方的亲戚朋友,浩浩荡荡地接过来

  • 烟枪村长

    古均州盛产烟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男人,几乎个个都会抽烟。要说烟瘾最大的,当数罗汉村的罗二爷了。他的烟瘾到底有多大?凡见过罗二爷的人,是早看他在吸烟,晚见他在吸烟,就连吃饭,也没见他的烟枪熄过火,吃饭吃到一半,还忍不住停下碗筷,拿起烟枪来吸

  • 公公爱吃臭豆腐

    春妮嫁给黑石堰的石大奎是经过千寻思万琢磨的,大奎人好,相貌俊,又不少挣钱。可是黑石堰这个地方她相不中,本来富裕的鱼米之乡,偏挨着一条还乡河。这条河平时没什么,就怕下大雨,一下雨就变成了害人河。她还记得九岁那年,去大奎家玩,正好遇到还乡河发大

  • 隔墙叔嫂

    一道破落的半截高院墙,隔开了东西院落里住的叔嫂两人。嫂子人漂亮,走在路上让男人十步九回头,小叔子原来是个唱戏的,因嗓子突然变哑,便被县剧团炒鱿鱼”了。小叔子的媳妇是剧团的主角儿,两口子结婚两年一直没要孩子。小叔子被炒鱿鱼&rdq

  • 神秘之镖

    清朝康熙年间,山西太原府有一家镖局,名叫神龙镖局。在当地的镖局中,神龙镖局的声望最高,押镖很少失手,因此生意最好。镖局的总镖头叫邹仕龙,此人使一把大砍刀,武艺高强。这一天,镖局里来了一个主顾,长袍马褂,长得挺富态,一看就是有钱的主,身后有四

  • 古泉镇的佃户摆不平

    一民国时期,胶东地界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民谣:官儿清,娘子横。古泉镇的佃户摆不平。”说的就是民国初年发生在胶东即墨的一桩奇案。这一年夏天,古泉镇上的佃户宋士秀正在田间劳作,一名乡邻气喘吁吁跑来告诉他:你的儿子把汪家三代单传的小少爷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