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已是60年前的巴菲特

你已是60年前的巴菲特

收录日期:2025-11-20 21:06:13  热度:9℃
证券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22年,首次给出A+的成绩就被他的得意门生巴菲特摘得。不过,1951年,当巴菲特大学毕业的时候,可落魄了:为了毕业后能继续追随自己的偶像,巴菲特提出了一个似乎无法拒绝的要求:不要薪水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结果,格雷厄姆竟然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是:当年犹太人被华尔街拒之门外,格雷厄姆更想把一些机会留给犹太人。
将老师奉为神明的巴菲特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格雷厄姆不认为与他存在个人交情。
还好,巴菲特有一个混得不算太糟的老爸,他来到父亲开办的巴菲特·福尔克证券经纪公司工作。
可是巴菲特嘴巴很笨,他只能怯生生地向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口,他开始打电话给自己认识的最安全的人——姑妈和大学朋友们推销他喜欢的股票。要命的是,他还让自己的亲戚朋友亏了钱。
而那些大客户们并不把他当回事。都是先从巴菲特那里得到股票推荐,再拿着这样的信息向更资深人士验证,并在其他经纪人那购买股票。
巴菲特开始憎恨这份工作,他要寻找方法让自己对这个工作少点儿依靠。他一直都喜欢做生意,于是和一个朋友合伙买下一个加油站。
《巴菲特传》作者认为,巴菲特在父亲的公司取得的最大进展并不在投资上,而是去听了戴尔·卡内基的公众演讲课。上完卡内基的演讲课以后,巴菲特来到奥马哈大学,听他讲授“投资学原理”的课程。一学一用,巴菲特的“演讲技巧”进步神速。
毕业后的3~4年间,巴菲特一直与本杰明·格雷厄姆保持通信往来,还定期从奥马哈到纽约走访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巴菲特传》中记述道:“像他一样执著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学生并不多见。”
巴菲特最终被聘用了,他激动万分,当即飞往纽约,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比正式报到日期提前了一个月。
两年后,巴菲特已经感觉导师的池子太小了,基金规模只有500万美元的公司已经无法给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了。
到1956年春天,巴菲特不再为父亲或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打工挣钱了,而是为他自己的合伙公司——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倾尽全力。
当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一位投资者向格雷厄姆提了一个人们常常关心的问题:“谁将继承你的衣钵?”格雷厄姆提到了沃伦·巴菲特。这位叫霍默·道奇的投资者,到西部度假时途经奥马哈,他和巴菲特简短地谈了几句,就向巴菲特的公司注资12万美元。
从此,巴菲特第一份工作历程结束,事业真正起步。■


猜你喜欢

  • 寻找救命药

    寻找救命药雪薇是个女强人,在青城市经营着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身价过亿。她工作虽忙,但经常抽时间去看望母亲,对母亲极为孝顺。这天,是母亲的八十大寿。韩雪薇在饭店摆下八桌寿宴,为母亲祝寿。谁知,寿宴还没散场,老寿星就蹲在洗手间起不来了。韩雪薇

  • 当房东遇上租客

    当房东遇上租客前些日子,杂志社的记者张平和妻子沈琴,买了套小房子作为投资。他们请装修公司将房子一隔为二,然后在网上发出了招租信息,每个单间月租金800元。信息很快有了回应。在众多的求租者中,张平夫妇最终选中了一男一女两个单身求租者。女的姓白

  • 请你帮帮忙

    请你帮帮忙周医生是中心医院的脑外科医生。这天,他快要下班的时候,急诊突然转来了一位重病患者。这是一位老人,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已处于昏迷之中。周医生一问,才知老人今天过八十岁生日,儿女孙辈都来祝贺,快到晚饭开席时,老人不小心跌了一跤,头撞在水

  • 校车最牛

    校车最牛难为领导这天一大早,张乡长刚回到乡里,就被分管教育的副乡长王永元给堵住了,王永元是来求乡里出面解决校车问题的。校车安全问题已是全国议论的重点,中央领导都非常重视,张乡长知道这事的分量,他一时真不好表态。见张乡长久久不开口,王永元又说

  • 火腿肠风波

    火腿肠风波这天晚上,张小丽边玩电脑,边吃火腿肠。手机响了,张小丽放下吃了一半的火腿肠,接起了电话。她刚挂掉电话,就听老公大呼小叫起来:“小丽,这火腿肠里是什么东西?”张小丽凑过去一看,呀,她只觉胃里面一阵翻江倒海,“哇”的一声呕吐起来。原来

  • 交游换戏

    交游换戏交换的秘密萨尔是个无业游民,家境贫困,他一直深爱着一位叫莉亚的姑娘。那天,他向莉亚表白,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回家的路上,萨尔因为心情低落,误闯了红灯,结果被一辆汽车揸断了右腿。萨尔被送到医院救治,躺在他邻床的是个得了肺炎的老人,老人不

  • 买房退房

    买房退房陈村被一条小河隔为东西两半,在村民眼里,河西的高大贵是全村最有福气的老汉,也是消息最灵通的人士。因为高大爷不仅儿子在县政府当秘书,而且女婿还是一个局的局长。这天,高大爷吃罢午饭,来到河东的郭秀兰家里,说是愿出10万元钱买她的3间土坯

  • 荒唐的“旷世佳话”

    荒唐的“旷世佳话”“非主流”女生迷上“黑老大”20岁的林贞儿是黑龙江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作为“90后”,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踩QQ空间、管理QQ农场,还经常自称是“非主流”。6月的一个晚上,林贞儿百无聊赖地在百度哈尔滨贴吧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