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如出一辙

如出一辙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3:06  热度:10℃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威名显赫、功高盖世的著名将领,然而其中有不少人到了晚年却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因为他们居功自傲和轻敌造成的。宋朝学者洪迈写过一篇读书随笔《名将晚谬(miù)》,举例分析了这一现象。
首先是关羽。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名猛将。当年他与袁绍作战时,于万军之中亲手杀死了袁绍的得力干将颜良、文丑。后来,关羽率军进攻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曹操派出于禁等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活捉了于禁,名震天下,致使曹操都打算把都城迁离许昌,以避开关羽的锐气。可是,如此智勇双全的将领,却没有领悟到东吴吕蒙、陆逊的欺诈,竟然中了孙权的计谋,败走麦城,被东吴活捉,死在了孙权的手中。
还有一位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王思政。当年他镇守玉壁,被东魏的高欢所包围。高欢的军队,营垒连绵四十多里,最终还是被王思政所打败。后来王思政迁至荆州,高欢又率大军前来进攻,双方对峙五十多天,最后又被王思政所击败。可是,后来他不听别人的建议,以致做了高澄的俘虏。
此外,洪迈还列举了北齐的慕容绍宗和南朝陈国的吴明彻作为例子。他感慨道:“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成语“如出一辙”表示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猜你喜欢

  • 望洋兴叹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

  • 妄自尊大的故事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囚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 意东方。” 释义 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 故事 马援,字文渊,茂陵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 帝。当

  •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 万死不辞的故事

    出处: 《三国演义》第八回 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 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准备进攻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统一天下。 当时,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懦弱无能,不战而降。公元208年,曹操收编了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

  • 未雨绸缪的故事

    1.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

  • 外强中干的故事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

  • 小时了了的故事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 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 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