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小时了了的故事

小时了了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21:07:31  热度:11℃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 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 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 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 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 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 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 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 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 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 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 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猜你喜欢

  • 微小的大爱

    母亲的生日要到了,我一直盘算着给母亲买件什么礼物。晚饭后,我问母亲:“妈您现在喜欢什么?豆浆机、按摩棒,还是足浴盆?”母亲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宛似找寻什么,嘴里含糊应着:“花那钱干啥,不用不用。”“应该的,您就说喜欢什么吧,

  • 婆婆遇上妈

    婆婆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前一段时间,老妈打来电话,说来城里住一阵。我心里暗暗叫苦:婆婆遇上妈,会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弄得鸡飞狗跳,硝烟四起?我知道,婆婆和老妈都是那种有个性的人,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老妈来的第一天,和婆婆见了面,倒是很

  • 短信里的父爱

    研究生毕业后,我应聘到深圳一家公司工作。临行前,我对父母说:“以后有事我们就用电话联系。”父亲却扬扬手机说:“长途电话费贵,短信便宜,还是发短信吧。”父亲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人,节约已成了他的习惯。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刚到吉安火车站,我的

  • 尊重父母的土气

    近几年,乡下的父母日子好起来,母亲变得很爱美。每次我回老家,她都会欣喜地从柜底翻出新衣,穿在身上展示给我看。而在我眼里,母亲那些衣,花色款式都土气难看。为了提醒母亲跟上潮流,提高审美水平,我总是直言母亲,说她的衣服有多么土气,款式是多么落伍

  • 母爱有多重

    你知道母爱有多重吗?朋友问。我摇头。母爱可以称量?朋友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女青年大学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数学老师,与同校的物理老师喜结连理,幸福地开始了甜蜜的生活。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平添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

  • 深夜电话是否惊醒了你

    你是否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那些深夜里的来电,把你猛然惊醒。一个酒醉的男人,踉踉跄跄迷失在午夜街头,趁着酒兴给我打来电话,喋喋不休倾诉衷肠。我打着哈欠,又打了几个喷嚏,睡意朦胧中听他断断续续地诉说,电话里,他突然嚎哭出声……一个老朋友,多年没

  • 爸爸的青春永不老

    很高兴自己生了病出差两个月,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往父母家跑。迎接我的却是爸爸那一纸漂亮的书法:即日起,高明与高山断绝父子关系。高明是爸爸,高山是我。妈妈数落爸爸:“闲出毛病了吧?孩子刚下火车,你就不能让他消停一会儿。”爸爸的怒火一下子转向了老

  • 为爱情除尘

    结婚十多年了,日子过得千篇一律,白开水一般没滋没味,一切都成了习惯。每天下班,我习惯在厨房忙碌,老公习惯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习惯说声“吃饭了”,他习惯漠然地坐到餐桌前吃。想当初,两个人每天都有那么多甜蜜的话,好像这辈子都说不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