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吴国的汤圆里有什么

吴国的汤圆里有什么

收录日期:2025-11-20 20:03:41  热度:8℃

快要过元宵节了。

汤圆的生意好起来。因为无论是魏国人、蜀国人还是吴国人,元宵节都要吃汤圆的。

三国中要数吴国的汤圆最美味,最有名。虽然吴国的军队没把握一定能打败魏国和蜀国的军队,但吴国的汤圆总是能轻松打败魏国和蜀国的汤圆。

但这次出了很大的意外,一条有关汤圆的新闻迅速传遍三国——一个魏国人买了一包吴国汤圆,竟在汤圆里吃出了一片创可贴!

孙权立刻找来智囊团领袖张昭和大都督周瑜,紧急商议汤圆门事件。

“奇耻大辱啊,”孙权痛心疾首,“由于这片汤圆里的创可贴,我们的国家形象被撕开了伤口,伤口在流血!”

张昭说:“要下大力气整顿饮食行业,狠抓食品安全。”

周瑜却不以为然:“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当务之急是必须搞好危机公关,扭转公众和邻国对我们的负面印象。”

张昭嗤之以鼻:“怎么扭转?去告诉大家,汤圆里根本没有创可贴,纯属谣言?”

“不是这样的。”周瑜说,“我们要告诉大家,汤圆里的创可贴是我们故意放进去的。”

孙权和张昭仔细打量周瑜,看他是不是脑筋错乱了。

周瑜说:“我很正常。我们在元宵节是不是会举行一些有奖猜谜活动?”

“会啊。”

“那么,在汤圆里放创可贴就可以被理解了——这是一个有奖游戏。在汤圆里发现创可贴的人可以来吴国领奖。由陛下亲自发奖,奖金是一百两银子。”

孙权拍案叫绝:“用一百两银子挽回国家声誉,太值了!”

周瑜的这条妙计不但保住了吴国的面子,还使吴国的出口贸易大幅上升。

当大家得知参加汤圆游戏有可能获得重奖,一场抢购吴国汤圆的风潮立即席卷三国。

所有的吴国汤圆在半天内售罄,现做都来不及。

孙权为因祸得福而庆幸,而狂喜。

但他很快就又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买汤圆的人多,在汤圆里发现异物的机会也就多了。这些异物包括指甲、胡须、泥巴、蟑螂……发现异物的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中奖者。

蜀国和魏国的领奖人由于路远一时难以赶到,但吴国的领奖人已经挤满了孙权的宫殿。

孙权慌了手脚,脸色苍白:“你们……是要造反吗?”

“不是造反,我们领奖来了。”挤在最前面的人手里拿着一只蟑螂。

孙权问:“你这蟑螂是怎么回事?它不是珍稀动物吧?”

蟑螂持有者说:“我是吃汤圆时吃到它的。”

“谁跟你说吃到蟑螂可以拿来领奖?”

“咦,难道这不是元宵节的有奖游戏?难道这是食品丑闻?我们吴国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丑闻呢。”

孙权语塞了:“这……当然不是食品丑闻,当然是有奖游戏。不过让我想一想,吃到蟑螂该给你什么奖励……”

那人说:“这可是只活蟑螂,比创可贴有意思……算了,我不想多要了,您也给一百两吧。”

“你倒不贪心。”孙权只好付出奖金一百两。

接下来就不用商量了,只要是包在吴国汤圆里而又无法食用的东西都能获得一百两奖金。

领奖的队伍越来越长了,吴国的国库越来越空虚了……

蜀国。

诸葛亮与张飞也在讨论“ 汤 圆门”。

诸葛亮说 :“本来我们可以不用管闲事的,吴国愿意糟蹋银子就让他们糟蹋去吧,可是这事已经影响到蜀国。蜀国的民众为贪图奖金也在抢购吴国汤圆,于是蜀国的干干净净不含有创可贴的汤圆就没人买了,这对蜀国的汤圆不公平。所以我们有必要揭穿周瑜的伎俩。”

张飞说:“先生,我们该怎样做?”

“我们需要取得证据。那位魏国领奖人揣着创可贴已在前往吴国的途中。三将军,这任务就交给你了。”

“老张明白,老张这就驾鸡出发。”

“慢。”诸葛亮掏出一个锦囊递给张飞。

他吩咐:“三将军,得到创可贴后便可打开锦囊,依计行事。

“遵命。”

张飞驾驶飞鸡,向北而去。

他沿着魏吴边境细细察看。

他看见一个额头上贴着创可贴的人正从魏国走向吴国。

这个魏国人迎面遇到一个出境的吴国人,吴国人关心地问:“你的脑袋受伤了吗?”

魏国人说:“我没有受伤,这片创可贴是我从汤圆里吃到的,我正要凭着它去吴国领奖呢。”

“啊,”吴国人忙道,“祝贺,祝贺!”

魏国人说:“我把它贴在脑门上,正是为了接受大家的祝贺呀。”

张飞见目标已确定,连忙降低飞行高度。

飞鸡从魏国人头顶冲过,一股巨风向他袭来。

创可贴掀起到空中,被张飞一把捞住。

这时张飞想起军师的叮嘱,便取出锦囊,打开观看。

他看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立即空投创可贴至吴国汤圆总部。

张飞不敢耽误,急忙操纵飞鸡飞往吴国的都城。

吴国。

汤圆总部。

总厨师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指导小伙计们包汤圆,便有瓜子壳陆陆续续被包进汤圆里,成为潜在的领奖凭证。

忽听轰鸣声掠空而来。

小伙计们要跑出去看热闹,被总厨师厉声制止:“工作时间,好意思吗?”

在保证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总厨师走出门外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就在此时,那片蜚声三国的创可贴飘飘荡荡从天而降。

总厨师接“宝”在手,恍若梦中。

小伙计们不知出了什么事,跑出来围住总厨师。

总厨师含着热泪问:“你们说,这片创可贴是我的吗?”

众伙计仔细审视后,一齐点头。

伙计甲说:“那天您只顾看窗外美女,弄伤了手指,赶紧让我们找创可贴。”

伙计乙说:“是我帮您包扎了手指,您看这创可贴上的痕迹跟您的伤疤一样长短呢。”

伙计丙说:“那位美女又经过窗前时您正在包汤圆,我亲眼看见创可贴掉进汤圆里,但我不忍心打扰您。”

“这么说我跟创可贴……不如说我跟一百两银子……真有缘分,”总厨师十分激动,“最有资格的领奖人,舍我其谁!”

蜀国。

完成侦察的张飞来向诸葛亮汇报。

张飞说:“那位总厨师拿着创可贴去见孙权,差一点就领到奖了。”

诸葛亮微笑静听,毫不惊异。

张飞对诸葛亮的不提问感到不爽,他只好反问:“您知道为什么总厨师没领到奖?”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侃侃道出:“因为那个魏国人赶到了,魏国人不能容忍别人捡到他的创可贴去领奖。他会想,即使我领不到奖,也不能让别人白捡便宜。”

“于是——”

“于是他们在孙权面前争起来,甚至打起来。总厨师会叫来伙计们为他作证,说清楚创可贴是怎样进入汤圆的。于是天下人恍然大悟,明白这创可贴跟食品操作有关系,、跟窗外的美女有关系,而跟元宵节的有奖活动毫无关系。这样,周瑜设计的把戏也就玩不下去了。三将军。

“嗯?”

“你一路行来,还看到有人买吴国汤圆吗?”

张飞摇头。

“那么,蜀国的汤圆就有生路了。”

吴国。

孙权再次急召周瑜。

“公瑾啊,”孙权忧心如焚,“吴国的声誉一落千丈,吴魏边境和吴蜀边境整天有外国消费者把汤圆像扔雪球一样扔过来。”

周瑜的脸色像汤圆一样惨白。

“公瑾,你还有什么招儿?”

“别慌,陛下别慌。我的对策是,立刻大量收购蜀国汤圆。”

孙权不解:“这是为什么?”

周瑜说:“我不相信蜀国的汤圆就没有质量问题。也许在他们一万个汤圆里才能发现一点瑕疵,我们就立刻大做文章,抓住不放。打垮了他们的汤圆,我们的汤圆就可以重新占领市场了。”

孙权再次拍案叫绝,把桌子拍坏了。

周瑜赶紧新买了一张质量好些的桌子,供孙权以后拍案叫绝时使用——不过他没告诉孙权这桌子是从魏国进口的。

周瑜雇了很多临时工,把堆积如山的蜀国汤圆一个一个掰开。

功夫不负苦心人,有一天终于在蜀国汤圆里发现异物了。

周瑜立即昏倒。

周瑜的昏倒不是由于过度兴奋。那异物是一张纸条,上面的笔迹周瑜很熟悉——

身体要紧, 别折腾了。

猜你喜欢

  • 王大侠智斗“剪径猴”

    一岗亭林立“割尾巴”谁见过染缸里面能够倒出白布来?叼在狗嘴里的肉包子还能夺回来吗?“能!”,但要“智取”不能“强攻”!在“割尾巴”的年代里,计划经济对农贸市场监管的非常严厉。山里的药材、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国家实行统购用以出口换取外汇。公

  • 最后一个补碗匠

    慈航大师经常利用故事来讲述人生的道理,做人不图名利方可潇洒。前来进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很早以前,在一个偏避的山村里,有一个补碗匠名叫莫非。那时人们对吃饭的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多人一生只用一只碗,大小形状也基本相同,选定了就不再换了,裂了破

  •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夕阳西下。村子笼罩在一片灿烂之中,高高低低的树木和错落有致的房子都镀上了一层金色。只见村书记刘四满和治保书记兼会计吴大根一前一后悄悄滑进了刘老铁家。刘老铁老两口正准备吃晚饭,好去邻村看淮剧表演时占个好位置,没想到这时村干部推门进来了,感到有

  • 只因一元钱

    魏家弟兄二人都是发家致富能手,富得流油。可一文钱视如磨盘。魏老大和魏小二因为一元钱,打得不可开交,乃至后来成了仇人。本来,过穷日子的时候,兄弟俩还是很团结,有事坐在一起商议,有困难互帮互助。可是,自从发家致富,魏二娶了媳妇后,家庭之间慢慢出

  • 这钱不能挣

    王云与杨刚是一对夫妻,在家乡开了一家诊所,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使得诊所的收益与日下滑。生意不景气,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另觅出路,思来想去,两口子也随波逐流,放下医师的身段,加入农民工的队伍。从农村出来,在繁华的都市打拼了几年后,好不容易

  • 致命的艳遇

    李海在我们单位小有名气,出了名的大帅哥。他一米八多的身高,偏瘦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帅气的脸蛋加上一套韩式的装扮,明星范十足。李海人长得帅,口才还特别好,非常擅于与领导沟通,见风使舵,年纪轻轻就被提拔当上了干部。在同事们的眼中,他是精明能干,

  • 寿宴

    从城里回来的大牛包了一辆面包车,里面满满的装了一车的东西,都是拿回来给老爹过六十生日所需的。附近的村民看见车顶上还捆绑着不少,都不停的称赞着“你看,人家大牛多争气,在外挣了钱,还不忘回来给他爹过寿!”“是啊!要是我家娃以后也争气,那就不用起

  • 晒世界观

    石大爷(化名)终于扬眉吐气了。怀抱襁褓中的孙子,站在小区交通枢纽紫藤架下的他,一脸的幸福溢于言表。可不是么,之前的这个时刻,石大爷应该出门晨练去。而往往当他步出小区大门的当口,他时不时地就会与匆匆而过的盛大爷不期而遇。初始,面对石大爷的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