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这钱不能挣

这钱不能挣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5:50  热度:11℃

王云与杨刚是一对夫妻,在家乡开了一家诊所,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使得诊所的收益与日下滑。生意不景气,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另觅出路,思来想去,两口子也随波逐流,放下医师的身段,加入农民工的队伍。

从农村出来,在繁华的都市打拼了几年后,好不容易稳住脚跟,在一所大学以及一家大型企业的附近开了家小旅馆。从此不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有了固定的收入。

既然把旅馆开在此地,那么很显然,消费群体以学生和工人居多,且工人的年龄与大学生相仿。尤其是每逢开学时,送子的家长也顺便入住,更是热闹非凡。

两口子之所以在此营业,无非就是冲着学生和企业的工人而来的。由于价钱低廉,且干净舒适,卫生达标,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几乎没有余房。

两口子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也有些烦心事。可想而知,来住房的大学生有很多是情侣关系,包括企业的工人也是如此,自然免不了鱼水之欢。很多时候,待住客退房后,王云整理时,入眼的秽物甚至把床单都弄脏,地面上就更不多说了。好在以前是开诊所的,懂得如何清秽以及消毒。

毕竟是服务行业,这种事难免的,即使烦心,也无可奈何。但是,时间久了,两口子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很多情侣不懂得或者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因而时常耳闻和目睹女大学生或者女工人去堕胎。

王云为她们无知行为惋惜的同时,又想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两口子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一个月后,紧挨着旅馆的旁边,王云和杨刚的诊所开业了,除了治疗日常的病例外,又添加了“无痛人流”一条。由于具备行医资格,所以,两口子重操旧业,但是,旅馆依然经营。

如当初想象的一样,看病的人时有登门,然而真正挣钱的还是做人流手术。

那些未婚的孕妇,有的甚至都做了两次。虽说有钱挣,王云依然于心不忍,无论是谁,都加以劝导。即使如此,收效甚微,大把的钞票还是硬往两口子兜里跑。

日复一日,两三年后,丈夫杨刚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干下去,执意撤离此地,说这钱挣得不安心。

妻子不解其因,并责怪丈夫:“一旦放手,唯恐没有如此生财有道之路!”

然而杨刚态度异常坚决,不容置疑。并语重心长的说:“钱是挣得不少,可我们挣钱的同时,也在作孽啊!”

“作孽?何出此言?”妻王云迷惑的问。

“有太多未出生的小生命毁在我们的手里,我自感罪孽深重……”杨刚语气沉闷,若有所思。

“你多虑了,即使我们的诊所未开业,她们也会选择别的医院。所以,与你无关,不必自责!”妻子规劝杨刚。

“话虽如此,但是……但是……你可曾想……”杨刚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曾想什么?你别搪塞,直言无妨!”妻子迫切的质问。

“哎,那些未见天日的小生命,有很多都是在一墙之隔的旅馆里形成的,而却在此凋谢……”杨刚黯然的说道,言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闻听丈夫此言,王云顿悟,同时感慨万千:“我懂了!是我们给那些无知的孩子提供了便利,旅馆、诊所都是我们经营的,我们两个就像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

“的确如此,长此以往我的良心将会饱受煎熬,良心之债,不好偿还呐……”

半个月后,不知为何,昔日门庭若市的旅馆以及诊所不复存在,没有人知道两口子为什么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悄然消失……

猜你喜欢

  • 依赖你的员工

    必须依赖并关心员工。你的员工,你的团队是唯一能够改变一切的力量,员工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基础。大企业总是抱怨创新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它们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原因是它们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它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股东身上。股东会给你很多意见,但是

  • 骑稳自己的驴子再找马

    很不幸,我毕业的时候,正赶上金融危机。人才市场跑了无数趟,简历投了一大堆,我还是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眼看一起毕业的同学都纷纷“名花有主”,而我却还抱着简历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形形色色的人才市场,这让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倍感压力。迫于压力,

  • 送给对手的“救命草”

    大学毕业后我去一家杂志社应聘。那是一本企业内刊,由于那家企业名气很大,应聘者也不在少数。5个编辑岗位,报名者多达300多人,其中包括2名应届博士和30余名硕士。看着自己手里薄薄的一张本科毕业证,我一半儿的信心被报名办公室过道里涌来涌去的人潮

  • 喜爱所做的工作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簿记员。他十分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曾这样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记员。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去上班,而办公室里点着的鲸油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

  • 推销秘诀

    张羽是一名销售安全玻璃的销售员,他的销售业绩一直都是公司的第一名。在一次业务员的销售颁奖大会上,公司老总对张羽说:“小张,你的销售业绩一直在公司同仁中保持第一,你能把你独特的推销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张羽说:“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锤子买卖

  • 豪斯的教训

    □文/彭真平 豪斯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助理。有一天,威尔逊总统单独召见他,同他商量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是豪斯早已深思熟虑过的。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豪斯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长篇游说,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他为自己能酝酿出如此

  • 反应迟钝方可当老大

    这位老总是我见过的反应最敏捷的人,年薪大概五百万元。 他问:“我为什么一直做不了正职?我自从工作后当经理就是副经理,现在到了老总级别,仍是副总裁。我心里不服,总有这方面的惦记, 我说:“咱俩聊了几分钟,我就知道你做不了正职。” 他吃惊地问:

  • 不改变必淘汰

    在一家纸厂里,我遇到一个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人。他是个工人。看守一台生产高级日历彩印纸的机器。 我就机器的操作问题向他请教。他回答得非常好。流利而且准确。当我向他询问旁边的一台机器时,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那台机器,你得去问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