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停敲两锤子

停敲两锤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0:29  热度:7℃

大名府新上任一位赵知府。他头一次做地方官,非常重视礼节,对民情却知之不多。

赵知府住进大名府衙,总听到远处有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传来,昼夜不停,像蚊子一樣在耳边哼哼。没过几天,赵知府烦躁起来,唤来钱典吏一问,得知是“永昌金箔铺”打金箔的声音。

赵知府皱着眉头说:“不就是家金箔铺嘛,也不知道歇会儿?”

钱典吏回说:“大人不要小瞧了咱这儿的永昌金箔铺,出产的金箔质量上乘,远销海内,十分抢手。”

赵知府应了一声“是吗”,之后说:“跟我瞧瞧去。”

一队人马向西走了几里地,就是永昌金箔铺,凑近后,那“叮叮当当”的声音顿时响成一片,震耳欲聋。金箔铺高老板远远跑过来,跪在地上迎接赵知府。

赵知府进了金箔铺,高老板抓起一把槌子,对着梁上悬挂的一面大锣狠狠地敲了一下,随着“咣”的一声锣响,铺子里埋头敲打的匠人们顿时停手,抬头看了赵知府一眼,稍微一点头,随后低下头抡起锤子又敲开了。赵知府正准备接受他们的跪拜,等了好一会儿,还是那片“叮叮当当”的声音。闹了半天,匠人们根本没工夫搭理他。赵知府脸顿时拉得老长,扭头就走了。

赵知府生气地说:“这帮人是看不上我这新来的知府吧?你们大名府都这样吗?”

钱典吏说:“大人误会了,金箔铺这地方特殊,他们不是不恭敬您,停两锤子已经是向大人您致礼了,这是一个老传统。”

赵知府听后差点儿跳起来,嗓门不由提高了八度:“什么老传统?成何体统?你即刻查封金箔铺,我看他腾不出工夫来参拜!”

钱典吏急忙劝阻:“大人,查封金箔铺关系重大,使不得……”

赵知府摆摆手,说:“临民没有官威怎么成?照我说的办!”

永昌金箔铺关门了。听不见“叮叮当当”的声音,赵知府惬意极了,心说:哼,不给个下马威,真不知道自个儿几斤几两了。

谁知这天一早,赵知府坐轿子出门公干,听到前面人声喧哗,钱典吏慌里慌张地跑过来说:“大人,不好了。永昌金箔铺工匠们的家属拦轿请愿,要咱们给说法呢!”

赵知府说:“不必理会,轰走。”

这只是个开始,赵知府这一路上被拦了很多次,一会儿是外地客商说进不到货,一会儿是药材铺说缺了一味药,一会儿是大户人家说大梁没法贴金……

这天晚上,赵知府早早睡下。刚闭上眼,就见几十尊神佛、数百个罗汉扑了上来,愤愤地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在我等有几处寺院里的金身尚待贴金,却迟迟等不来金箔,原来是你害得我等穿不上衣服。来来来,让我等扒掉你的官袍,让你也凉快凉快……”

赵知府惊叫一声醒来,出了一身冷汗,他即刻叫来钱典吏,问:“金箔怎么会关系到那么多人?”

钱典吏笑道:“大人,咱们这里的打金箔技艺首屈一指,共有五步十二道工序,能将一两金子打出三亩地大小的金箔来,且厚薄均匀、色泽纯正,远非别处可比,所以远近都慕名来我们这里贩运金箔,大名府财税大头也在这里。永昌金箔铺日夜不停工,尚赶不上各地需求,勒令它关门,是自断财路!”

赵知府沉思道:“立马解封永昌金箔铺,我明天再去察看。”

钱典吏答应一声,笑着离开了。两三个时辰后,“叮叮当当”的声音再次传到了赵知府的耳朵里。

第二天,赵知府再次来到金箔铺,说:“头几日多有唐突,今日本官要好好了解金箔的制作之法。”

进了铺子,高老板抄起槌子敲响了锣,匠人们抬头向赵知府点头致敬,随后继续埋头抡锤,仍是两锤子的工夫。高老板说:“停敲两锤子,其实是很久以前的老规矩。”

原来,二十年前,永昌金箔铺规模还小。那时候在任的是刘知府,他和大小官员从门前经过,铺子里工匠们是要停工跪拜的。

一天,刘知府登门,说朝廷修金銮殿,需大量上乘的金箔,现在要把样品送到朝廷备选。这对永昌金箔铺的前途和大名府的实业发展都是绝好的机会,但永昌金箔铺的质量让人没有底气,一两金子打不到二亩地大小,成品瑕疵很多。

离上呈样品只有几天时间,刘知府每天往金箔铺里跑好几趟监工。每次刘知府一到,高老板和工匠就放下手中的活,跑到门口跪拜迎接。刘知府见状,说:“从现在起,跪拜礼免了,赶紧把样品拿出来。”刘知府再来时,高老板和工匠们不敢起身,停下锤子点头向刘知府致意,刘知府总是一摆手:“别停!”

就这样,在最后一天,工匠们在最为关键的打金开子环节取得了进展,他们采用主、副锤配合击打的方式,连续敲打四五个时辰,愣是打出了更大更薄的金箔,最后用竹刀将金箔从乌金纸里挑出来的时候,刘知府和高老板都高兴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相互击掌庆祝。

永昌金箔铺的样品上呈后,果然被朝廷看上了。从此,永昌金箔铺日夜赶工,高质量的金箔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数月后,金銮殿贴金完工,永昌金箔铺已名声远扬。

一天,刘知府又到了永昌金箔铺。高老板觉得应该恢复跪拜礼,可工匠数量变多了,“叮当”声中谁都听不见高老板的话。高老板一急,敲响了梁上那面大锣,工匠们停手抬头,刘知府摆手说:“别停,继续!”

工匠们继续低头干活,高老板非常不安,刘知府笑着说:“我干脆立个规矩:知府来了,金箔铺停敲两锤子致敬,知府以下官员来,一概不停工。你们能把身心都放在实业上,打金箔的技艺必定有大长进。”

从此,停敲两锤子就成了规矩。只是时间长了,很多人都忘记这个规矩的来历了。

高老板说完,赵知府深受触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刘知府那样开明,多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讲求无关实用的礼节!

猜你喜欢

  • 元朝大儒刘因的思想是如何成熟的?刘因家境

    每一个理学家或者说思想学家和哲学家,其思想的成熟都有一个过渡发展的阶段。理学家不是生来就有如此高的思想成就,而是在成长和学习时期不断发展演变,最后成熟的。刘因最开始的时候虽然接触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但是却并没有接触到理学思想。刘因的启蒙教育

  • 如何评价刘因 刘因的代表作有哪些?

    人物档案姓名:刘因别称:静修先生字:梦吉号:静修、樵庵、雷溪真隐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雄州容城出生时间:1249年去世时间:1293年主要成就: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刘因是

  • 元朝奇人刘秉忠简介 刘秉忠是怎么死的?

    刘秉忠是元朝一代奇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最开始的时候,刘秉忠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改为刘秉忠。他曾经出家为僧,后来又奉旨还俗,入朝为官,为元朝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刘秉忠幼时聪慧,据历史资料记载,他八岁刚入学的时候,每

  • 元朝政治家刘秉忠是和尚吗?如何评价刘秉忠

    人物档案姓名:刘秉忠别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金末元初出生地:邢州出生时间:公元1216年去世时间:公元1274年信仰:佛、道、儒毕业院校:紫金山书院职业:太保、宰相封爵:太师、赵国公、常山王主要成就:辅佐

  • 刘秉忠为什么当和尚?又为什么还俗?刘秉忠

    刘秉忠最开始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来他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开始信佛教后,又改名子聪。刘秉忠这个名字,还是他如朝为官之后,才取的。刘秉忠其人在忽必烈还没有登基之时,经由海云禅师的提携,一同进京觐见忽必烈,随后因为才华出众被忽必烈

  • 元朝诗人刘秉忠和姚广孝有什么关系?刘秉忠

    刘秉忠和姚广孝,都是历史命人,他们一个元朝杰出的大臣,一个是明初著名大臣。两个朝代的人,相隔有百年的时间,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这两个人有什么关系呢?从血脉上来讲,两人不是一个家族的人,要追溯血缘关系的话,可能要越过好几辈子。从情感上来见

  • 赵武灵王为何废长立幼?吴娃对赵武灵王有何

    自古以来,继承家中财产和爵位的人必定是嫡长子,所谓立嫡立长,除非家里的嫡长子死了,或者没有嫡长子,才会另外找人来继承这些东西。赵武灵王全名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王,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变法活动,强大了赵

  • 赵惠文王的王后是谁?有什么历史事迹?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君主,也是赵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君主,因为和秦昭王之间发生了两段十分有趣的故事。赵惠文王继位的时候是公元前266年,不过赵武灵王并没有死,而是壮年退位。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赵武灵王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他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