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早熟的苹果

早熟的苹果

收录日期:2025-11-20 13:50:41  热度:8℃

“我妈骗我说,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要写一本书,这是国家的规定。”7岁的时候,她在妈妈的督导下,开始写“每个小学生都要完成的书”。她妈妈每天都会给她在本子上画横杠,“每天必须写到横杠所画的范围。”她的第一篇文章花了7个小时,写了400字,勉强完成了任务。

9岁的时候,她为了能够“小学毕业”而写的文章结集出版了,书名叫《打开天窗》。这本书居然成了湖南省教委推荐的素质教育读本,不过她自己倒没看出这和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

这个湖北襄樊的小学生为了每天一篇的专栏,头天晚上7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4点起床,写到早上7点,然后上学。每篇专栏的稿费200块,她一个月写专栏的收入超过了父母的工资,成了那个家庭月收入的“第一名”。

一个学生作业繁多,每天还要写文章,时间哪里来?因为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特别好,所以,一上语文或英语课,老师就破例让她回家……从小学三年级起,她没休过一个假期,通常是暑假写新书,寒假修改。

从初中直到高一、高二,她连续出版了9本书,在1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读者反响如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坛振荡。

蒋方舟,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梦幻。

曾经,蒋方舟以“吊车尾”的成绩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8年7月,清华大学更是破格降60分录取了她,使她高出清华湖北投档线7分过关。

这样的一个“神童”、“天才少年”,许多人认为她一定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赋不凡。其实不然,蒋方舟的父亲蒋大兵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乘警,而她母亲尚爱兰也只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她母亲写作多年,没发表什么东西,只是在她出生后的头几年才开始走红网络。蒋方舟一家三口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中,家里的客厅是蒋方舟的写作与休憩空间,沙发即她的床。

妈妈的“欺骗和恐吓”与蒋方舟不同于平常孩子的“古灵精怪”,让她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中国最清醒的孩子”,最具典型意义的90后作家。

有人认为蒋方舟“早熟”:“早熟的苹果不甜” 、“早开的花早谢” ,蒋方舟则回应:早熟的苹果好卖。蒋方舟卖的是奇迹,卖的是看点!


猜你喜欢

  • 存钱

    这是老丁第一次去银行。刚把银行的门推开,老丁就感到一些恐惧。还没等他缓过神儿来,保安就上来了。“大爷,您是办什么业务的?”保安生硬地问道。“我…我….我..”老丁被这一问,不知道说啥是好。保安看他紧张,又说,“您慢慢说,不着急。”这次口气好

  • 公厕前的小戏儿(下)

    这个时候,忽然一道闪电,一个响雷,下起雨来。三个人同时:“哎呀,下雨了!”赶紧抱起包提起桶跑进了厕所避雨。厕所里一片黑,癣老幺先拿出自己带的小手电,照亮儿。牛老大忽然看着宣老幺说:“你咋也跑进来了?”宣老幺:“外边下雨了!”牛老大:“这是男

  • 公厕前的小戏儿(上)

    头前几年,水浒小城的麻姑街上,有个长着“牛皮癣”的公共厕所,在一个弯月跑云的晚上,就在这个厕所边,上演了一出别具风味的小戏儿。说是小戏儿,因为演员只有三个,分别是牛老大,男,26岁;皮老二,男,24岁;宣老幺,女,19岁(“宣”字本来不是姓

  • 作家小张

    小张是个全职作家,但最让他郁闷的是他的作品总不能够发表,最近生活拮据,小张已张吃了一个星期的泡面了。今天是周末,小张决定到街上采风,因为最近总找不到灵感,今天周末,街上很多人,突然间,在一个商场门口,有一个画家在给人街头画画,生意很红火,不

  • 咋把爱国的傻劲又拿出来了呢

    早年沈富家穷,沈富他爹就找到了他的邻居——张武的父亲,意思想换块地,那时候的人淳朴善良,用现在话说就是充满了正能量,张武父亲爽快答应了,也没写个东西证明这事,那时候的人谁会想那么多,法律意识都很单薄,更别说维权意识了!几十年过去了,沈富家的

  • 小菜贩之死

    刘大妈是幸福菜市场的一个小菜贩,也是个节俭过了度的人。比如她家的鸡毛掸子是用自家鸡的毛和竹子自制的,而且她很少使用电灯,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点蜡烛,而且烛泪她还会收集起来再自制蜡烛,所以她家的蜡烛是可以点完好几次的。这天中午,刘大妈收市后正往家

  • 壳板张偷情

    张三站在三米多高的脚手架上,眼皮底下,娟子胸前那对肥硕的小白兔欢实地跳来跳去,几次险些跳出包裹它的牢笼。自打老婆走后,一直尘封在张三心底的这股象征男人雄风的激情,竟被瞬间引燃。发生在一年前的变故,张三居然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小镇一夜之间冒

  • 阿P坐飞机

    自从阿P前些年做起了生意,这生意也就越做越大。这生意大了是好事,可就少不了要经常去别的省签合同。起先这阿P还能将就着做火车,可是这一下火车浑身酸疼不说,火车里面又是挤又是脏的,好不容易从人堆里出来蓬头垢面的见到客户,把自己光辉的老板形象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