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鸡的悲喜剧

鸡的悲喜剧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9:20  热度:8℃

有一天,鸡突然质问人:“为什么要吃鸡蛋?”人反问鸡:“你为什么要生蛋?”鸡不屑地回答:“传宗接代呗。”人便露出蛮横的本质:“吃鸡蛋,是因为有营养,好吃!”鸡又问道:“好吃、有营养的东西多啦!为什么偏要吃鸡蛋?”人说:“鸡蛋的外观好,形式和内容达到了高度完善的统一。”

一说到美学呀,哲学呀,鸡自然无言以对。于是,人便肆无忌惮地吃鸡蛋。蛋太少,便多养鸡:粮食不够,就制造饲料。人希望鸡365天不歇气,日日生蛋,最好又都是双黄的。据说这叫市场规则。

但是,为了适应市场之需,鸡便只好多吃饲料,多多生蛋;那蛋越来越小,皮越来越薄,黄也越来越淡,营养也越来越差。鸡蛋不足市场之需,便有“人造鸡蛋”出笼,只是以无机物合成的。

谁尊重鸡,尊重生命的自然跃动,谁就会有优秀的鸡蛋。须知,生蛋,只是鸡的一种生命方式。

上边这段类似寓言的文字,是不久前我在韩国首尔参加第一届中韩诗人交流会上的发言。

鸡,是许多寓言里的主角。

有故事说,有位老太太开养鸡场,一半公鸡,一半母鸡,结果效益不佳。请来养鸡专家帮忙出主意。这位男专家提醒老太太说公鸡太多,只吃粮,不下蛋,效益当然不好。半年后,专家又来老太太的鸡场看,公鸡母鸡比数依旧。专家再次强调:公鸡不必那么多,一只公鸡可以配多只母鸡哩。老太太立即反驳:我知道,你们男人都是这么想的!专家哭笑不得。

我说到鸡与蛋的关系,是想以之比喻诗人与诗的关系。

如果诗人写诗,是一种生命行为,是有感而发,事件、生活、理念,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使之动了情,进入了创作状态,自然会有好诗出现。现在诗歌的问题,是诗人“体外受孕”、“无痛分娩”。许多“诗人”视写诗如吐痰,张口便是,随处涂抹。正如一些鸡不正经下蛋,蛋的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有一些“坏蛋”混迹其中。这么一来,读者只好离之而去四处去找“柴鸡蛋”。

说到鸡与蛋,我只是想提醒诗人,老老实实写作,认认真真“生蛋”。别想着高产,别降低质量,更别以顽劣充才艺;让每个蛋都带着血丝,成为生命激情的一次跃动。

猜你喜欢

  • 垂钓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着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 一个母亲的告别

    女人得了重病,医生诊断,她最多再存活半年。男人拿着诊断书,望着诊断结果,女人呼天抢地,哭昏了过去。面对怕死的女人,男人爱怜地安抚她的情绪。是啊,谁不怕死呢,尤其是在这个世上,有她深爱的男人,尤其是他们的儿子才三岁啊。男人一边叹气,一边安慰女

  • 稿酬

    小草的第一笔稿酬——一张红一百的,两张五块的纸币。小草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那本叫《七彩路》的书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他还特意转过脸去,等翻开后才转回脸来看那书页的码数,意在通过这个数字的好坏来预测一下自己的写作之路。之所以夹在那本书里,是因为

  • 背着真情走天涯

    每次晨练的时候,我总会经过一片荒地。半个月前,在那片荒地上忽然搭起数排工棚。有十余辆挖掘机在同时施工,场面十分热闹。听说,在那片荒地上要建造一个高楼层的居民小区。只要出去得早,我在半路上总会遇见一对特殊的中年夫妇。男的身材敦实,肤色黧黑,穿

  • 大兵

    天黑了。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

  • 对北大一年级学生说梦说

    我们需要做梦我已经和诸位久违了。我在2002年退休以后就很少来北大,更不要说和同学们见面聊天了。最近一次来是2008年4月27日,在北大一部分学生社团组织的北大1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听了已经毕业的诸位的老学长老汉唱他写的歌《未名湖是个海洋

  • 被“删改”的童年

    暑假过去,学校开学,小学生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学年。女儿拿出她的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让我给她讲讲第一课课文一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讲的是作者小时候没钱买书,在书店里看书的故事。文童的确是林海音的风格,但读起来很不连贯,不少地方感觉不合理。

  • 海啸的反思

    “我们住在离开大海大约10公里处。那天早上,大量海水突然猝不及走路的云防地涌进了屋子里,我还来不及发出惊喊,便发现自己竟已踉跄在澎湃的海水里了。当时,我怀里正抱着襁褓期的幺儿,长子手脚敏捷地把婴儿从我怀里接过去。强大的水势把我们冲出屋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