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坟”系森林

“坟”系森林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1:04  热度:11℃

爷爷仙逝多年,死因不明,丽丽十岁时朦胧略知一二,直到长大成人当上村小学教师后,才真正得知爷爷死因的来龙去脉。

唰刷树木倒下的声音,一阵接一阵,势不可挡。几十年如一日披星带月奔命勘守于这片茂盛森林的爷爷心如刀割,砍伐后布满山谷的树汁,爷爷觉宛如是他血管里喷出的鲜血。

狗屁村官无门道专吃山。爷爷怒火冲冠声嘶力竭朝山谷喧泄

春暖花开万物苏醒的季节,丽丽带领学生来到这片原始和新育参半的森林中,讲述着二十年前那段往事

那年头兴许他神通广大,抑或伯乐走眼看错千里马,堂而皇之坐上村支书交椅,圆了多年的官梦。他得意忘形之际露了口风:官不论大小有权则灵。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便瞅准这片原始森林,振振有辞曰:挖掘潜力,开发一切能开发的资源,富村富民富百姓。

上面来人履行公务什么的不免款待陪同行拳举令,派人砍几棵树木换钱聊作开支费,盖因村上穷得叮当响,没开发集体企业;自家的三亲六戚兴建楼房用木料,去山上白砍,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费是也;村上一班干部及他个人财源,均以树木出售兑现,只因发展集体经济无能耐。

眼看浓密的树林日渐稀少,爷爷心里着实不是滋味:长此以往,不成秃山才怪哩!造孽造孽哟!这简直是喝子孙血,毁灭地球呐!

老头儿书记大人让我砍些树木,挑最高最粗的。喏,有他的亲笔条子。一中年妇女且说且拉开阵势,大刀向森林砍去爷爷无不惊愕眼睛睁得铜铃般大:你你是谁?不能再砍啦忍无可忍却无力阻止。唉!一个妇女之辈竟如此大胆妄为仗势嚣张,是可忍孰不可忍耶!爷爷别无办法便以死抗争,吓得她魂灵四散逃之夭夭爷爷死得好惨,自缢于山中一棵参天大树上留下遗嘱:埋至山谷中央,阻止乱伐滥砍人去路,求后人立一碑文:

混官吃山天理怎容九泉不瞑目,清官育林造福子孙死得其所。

故事至此,丽丽的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泣不成声,象当年父亲讲述这个故事一样就此打住。学生们热泪盈眶眼随丽丽跪倒于一片新栽培的树苗中,面朝爷爷坟茔,丽丽竭力控制哭声:爷爷,安息吧!这些幼苗会培育成材的。

学生们异口同声:我们也会成材的,爷爷可以瞑目啦!

猜你喜欢

  • 孙亮吃蜜汁梅的一段轶事

    说起孙亮,恐怕大家都不太熟悉,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在历史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据史料记载: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

  • 揭秘:孟浩然之死

    孟浩然(689年-740年),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便隐居起来,从此以后便写出了大

  • 雷锋的故事:可敬的傻子

    天快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务长领来了衣服。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事务长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只要一套?”他说,“我身上穿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

  • 雷锋的故事:红领巾的知心朋友

    雷锋藏着两件心爱的东西:一条红领巾,一个大队长臂章。他从家乡到鞍钢,又从鞍钢到解放军部队,这两件东西,始终带在他身边。部队驻地附近,有好几所小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少先队员们见了解放军叔叔,不是敬礼,就是问好。雷锋每次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

  • 雷锋小故事:添砖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

  • 严操守且识人的赵禹

    赵禹是西汉能臣,成语“一意孤行”就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赵禹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对其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

  •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事迹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

  • 高尔基的故事

    1.人太多了高尔基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要求住宿。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啊?”高尔基说:“阿历克谢·马克希·莫维奇怪。彼什科夫!”“人太多了!”老太太“嘭”地把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