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严操守且识人的赵禹

严操守且识人的赵禹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6:56  热度:10℃

赵禹是西汉能臣,成语“一意孤行”就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赵禹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对其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赵禹和张汤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制定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关于这个故事,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记载了:“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张汤制定《越宫律》27篇,赵禹制定《朝律》6篇,为汉初四部主要法典之一,使汉朝的法律趋于严厉。因为他执法严峻,所以司马迁在撰《史记》时把他和张汤列入酷吏传中。

赵禹不仅在操守方面严于律己,且能识人,并为了举贤而不顾及朋友卫青的面子。

卫青少时出身十分贫贱,后来靠他姐姐卫子夫被武帝看上了,才飞黄腾达。然而卫青发达了后却有些“忘本”。

首先是卫将军府里的人都很势利,看不起穷人。田仁、任安因为没钱孝敬将军府的家监,那位家监就刁难他们,叫他们去养马。田仁感慨道:“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接口道:“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后来,皇帝有诏,募卫青府上的舍人到朝廷做郎官,“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时任少府的赵禹来拜访卫青,卫青就叫出这班准备推荐给朝廷的富贵子弟来见过赵禹。

赵禹细看这些舍人,个个衣着富丽,神情骄恣,心中暗暗吃惊。便挑选一人,问以礼仪,此人吞吞吐吐,答不上来,再问以武备,依然吭吭吃吃答不上来,直问得那人大汗满头,伏地不敢做声。赵禹不禁皱眉道:此人使不得。于是便将队列中舍人一一叫出,分别询问,这十几个人中,竟然无一人习事,无一具有智略者。

卫将军心中不悦,喝令诸人退下。对赵禹道:选郎之事,乃本府之事,少府何必如此认真。

赵禹正色道:将军误矣!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古人有言: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今圣上有诏,选将军舍人入内者,初看似乎只是一般的选人。实际上呢,却是要通过这些人选,观察将军,看将军日常是否与贤者为伍,身旁是否招揽有文武之才。你如今只知道选取富人之子送上,这些人无知无识,无智无勇,犹如木偶,衣之绮绣,草草送上,难保不坏大事。待到天子对你有了反感,将军悔之不及矣!

这一番话,直说得卫青呆在那里,半晌才醒悟过来。忙向赵禹谢罪,连称自己糊涂。

赵禹问道:卫将军府上还有人吗?卫青说:有是有,怕都与这班人相去不远。赵禹道:时间紧迫,你将府上舍人悉数召来,待我为你一一选取。

卫青传下命令,不一时,门下一二百舍人尽皆到来,立满庭中。赵禹走下厅堂,从头问去,最后,留下田仁、任安。对卫青道:只有此两人可以,其余都不中用。

卫将军也没想到,最后选中的却是此两个穷鬼,看见他们,心中便没好气,不禁哼了一声。待赵禹走后,便冷言道:“你二人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各自准备鞍马、新绛衣去!”

任安与田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拱手答道:“禀大将军,我二人家贫无资,这鞍马、绛衣委实备办不起。”

卫将军闻言大怒,厉声曰:“今日之事倒奇怪了,两位先生家贫,与我有什么相干?你们如此说话,说得振振有辞,好似对我有什么大恩大德,我得好好服侍你们似的。什么叫‘委实备办不起’,备办不起,难道要我出资替你们备办?”

选这二人入朝,卫青心中虽然十二分不情愿,但是想想赵禹之言,却也别无良策。

幸亏田仁、任安后来被汉武帝召见,应答颇称帝意,汉武帝当即封了两人的官,使得此两人从此扬名天下。司马迁曾作《报任安书》,这封著名的信就是写给这个任安的。

猜你喜欢

  • 地铁站

    地铁站地铁站,是城市中繁忙之地,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交通枢纽,地铁站承载着无数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连接着各个角落。它既是人们进出城市的门户,也是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一排排整齐的座椅,让疲惫的行人能够稍事休憩。人们的步

  • 陵园神偷

    陵园神偷深夜,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陵园上。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述说着这个陵园的故事。这个陵园曾经是城市的骄傲,每一个葬礼都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悼念。然而,最近却频繁发生了一连串的奇怪案件,谜团似乎一直盘桓在这片陵园上。陵

  • 谜案惊情

    谜案惊情在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小镇上,突然发生了一起神秘的谋杀案。这个小镇平时人烟稀少,每个人都相互认识,所以这起谋杀案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害者是一个富有而受人尊敬的老人,名叫亚瑟。亚瑟在镇上的房地产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离世让人们震惊不已。

  • 搬起石头砸泰山

    搬起石头砸泰山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便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其雄伟壮观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然而,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叫做《搬起石头砸泰山》。故事中,一个名叫曹融的小孩总是心存疑惑:泰山

  • 一碗半饭的启示

    一碗半饭的启示一天,年轻的小明在一家小吃摊前停下脚步,看着摊主忙碌地翻炒着一碗香喷喷的炒饭。他的目光被那一碗饭中的一半吸引住了。这碗半饭成为了他心中的谜团,让他深思起人生的意义。小明犹豫着是否要问摊主一碗半饭的缘由。最终,他还是忍不住走了过

  • 命运的安排

    命运的安排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生来就像是命中注定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有些人则似乎被命运捉弄,总是陷入困境。然而,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从中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命运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魔力,她

  • 闹鬼

    闹鬼在这个清明的夜晚,一座古老的屋子静静地坐落在山间。这座屋子曾经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栖息之地,如今却成了一个被陈年秘密环绕的神秘地带。听说这座屋子里发生过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们纷纷传说这里闹鬼。屋子的主人已经去世多年,却总有人声称在深夜里看

  • 那一百多天

    那一百多天过去的一百多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和意义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回忆。这些天起初是平静的,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从未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巨变。然而,当新冠疫情来袭时,我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