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收录日期:2025-11-21 03:32:14  热度:10℃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年,魏国大元帅庞涓率数10万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了战火之中。国王升朝向文武百官问计,有位大臣向国王献计:不如由主公写一封求救信,再备上金银,然后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国王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国王接到信和财物后就派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军赶去赵国解围,田忌随即点兵准备来日向赵国进军。军师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而出,国内一定只剩下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击其虚处,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果然,魏军得悉大梁被围,慌忙回师。人马行到桂陵地面,齐军蜂涌杀出,将魏军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人生哲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如能抓住这种联系的主要结节点,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猜你喜欢

  • 成龙

    我们在南斯拉夫拍《龙兄虎弟》的外景。外景地离市中心40分钟的车程,是座废墟。两堵墙中间隔着一棵树,戏里要成龙由这边的墙跳出去,抓住树枝,一个翻身,飞跃到对面的墙上。从树枝到地面,有15米那么高,地上布满大石头。为了拍出高度,不能铺纸皮盒或榻

  • 思乡与蛋白酶

    有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吃”。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那就错了。这个“吃”,是为中国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即所谓的“色、香、味”。在嘴巴这一项里,除了“味觉”,也就是“甜、咸、酸、辣、辛、苦、膻、腥、麻、鲜”,还有一个很

  • 我要怎么不一样——在北大的演讲

    我觉得厉害的人、不平凡的人,并不是书要念多好,而是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听妈妈的话,尊师重道,一个人的内在比学历更重要。我还没出道时,就写了《蜗牛》这首歌,因为我觉得,有天一定要跑到山顶上,所以我不断往上爬。从以前到现在,我想要写的,就是这种“

  • 不要吵到我的天空

    19世纪60年代,青年画家克劳德只身来到巴黎。同样学画的好友大卫听说他来了,建议他去卢浮宫临摹陈列在那里的大师画作。那天,两人来到卢浮宫,见很多画家已在自己仰慕的大师画作前临摹。大卫也急忙加入他们的行列。克劳德参观完大师的画作,一声不吭地走

  • 金子得亮出才会发光

    宁戚是春秋时期卫国人,出身微贱,曾为人挽车喂牛。听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招贤纳士,早就心生仰慕,想投奔齐桓公,一展雄才,尽显平生之志,怎奈囊中羞涩,无钱去齐国。于是就替做生意的人赶车一路来到齐国国都门外,准备当晚住下,第二天在进城伺机晋见齐

  • 追求别样的乐响

    我本来无意当小说家,至少在29岁之前,这是实话。从小我就看了好多书,沉湎于小说世界里,要说没有想写东西的念头,那大概是谎话吧。但我怎样也无法认为自己有写小说的才华。我十几岁时喜欢的作家,比如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卡夫卡,是巴尔扎克。实在无法

  • 不足是最大的动力

    宋太宗时期,有个叫王著的人,潜心研习王羲之的书法,深得王羲之书法的精髓,为当时的人所称道。宋太宗是个书法爱好者,特别喜欢王羲之的字,在处理完国家大事之余,也常常练习书法,听说王著对王羲之的书法造诣颇深,就专门让王著在翰林院当侍书,以便就书法

  • 荒野中死不了的人

    他吃过象鼻虫、十字蜘蛛、老鼠、青蛙、生的斑马肉、鳄鱼和羊的睾丸,还曾从大象的粪便里挤出可以饮用的水分。他的足迹遍布哥斯达黎加的丛林、太平洋上的岛屿……以及中国的海南岛。无论是火山、沼泽、冰川还是湖泊,只要给他一把刀和一个水壶,他能够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