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思乡与蛋白酶

思乡与蛋白酶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6:44  热度:11℃

有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吃”。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那就错了。这个“吃”,是为中国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即所谓的“色、香、味”。

在嘴巴这一项里,除了“味觉”,也就是“甜、咸、酸、辣、辛、苦、膻、腥、麻、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口感”,所谓“滑、脆、黏、软、嫩、凉、烫”。

我当然没有忘掉“臭”,臭豆腐、臭咸鱼、臭冬瓜、臭蚕豆,之所以没有写到“臭”,是因为我们并非为了“逐其臭”,而是为了品其“鲜”。

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 菌。用这种菌做汤,其实极危险,因为你会贪鲜,喝到胀死。我怀疑这种菌里含有什么物质,能完全麻痹我们下丘脑中的摄食中枢,所以才会喝到胀死还想喝。

河豚也很鲜美,可是有毒,能致人死命。若到日本,不妨找家餐馆(坐下之前切记估计好付款能力),里面烹制河豚的厨师一定是要有执照的。我建议你第一次点的时候,点带微毒的,吃的时候极鲜,吃后感觉身体有些麻麻的。我再建议你此时赶快作诗,可能你此前没有做过诗,而且很多著名诗人都还健在,但是,你现在可以作诗了。

中国的“鲜”字是“鱼”和“羊”,一种是腥,一种是膻。我猜“鲜”的意义是渔猎时期定下来的,在之后的农业文明中,再找到怎样鲜的食物(例如鸡 菌),都晚了,都不够“鲜”了,位置已经被鱼和羊占住了。

相较中国人的吃,最凶猛的动物,吃起来也是朴素的、表情平静的。它们只是将猎物咬死,食其血肉,然后,就拉倒了。它们不会煎炒烹炸熬煸炖涮,不会将鱼做成松鼠的样子,美其名曰“松鼠鳜鱼”。你能想象狼或豹子挖空心思将人做成各种肴馔才吃吗?例如爆人腰花,炒人里脊,炖人手、人腔骨,酱人肘子、人耳朵,涮人后脖子肉,腌腊人火腿,干货则有人鞭?

吃,对中国人来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吃哪儿补哪儿”,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是让人犹豫。吃猴脑则据说可以医羊痫风,也就是“癫痫”。不过这是意识形态,是催眠,所谓“信”。

说了半天都是在说嘴,该说说胃了。

食物在嘴里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千般享受,所以我们总是劝人“慢慢吃”,因为一咽,就什么味道也没有了,连辣椒也是“辣两头儿”。嘴和肛门之间,是由植物神经管理的,这当中只有凉和烫的感觉,所谓“热豆腐烧心”。

食物被咽下去后,经过食管,到了胃里。胃是个软磨,把嚼碎的食物再在这里磨细。如果我们不细嚼慢咽,给胃造成的负担就大。

经过胃磨细的食物到了十二指肠,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临。我们千辛万苦得来的口中物,能不能化成我们自己的,全看十二指肠分泌出什么样的蛋白酶来分解,分解了的就吸收,分解不了、吸收不了的,就“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影响很大,诸如打嗝放屁还是小事,消化不良可以导致精神不振,情绪恶劣,思路不畅,怨天尤人。自己烦倒还罢了,影响到别人,闹得鸡犬不宁、妻离子散不敢说,起码朋友会疏远你一个时期:“少惹他,他最近有点精神病。”

小的时候,长辈总是告诫我们不要挑食,其中的道理会影响人一辈子。

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这也是例如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凡喝牛奶就拉稀泻肚的原因。我是从来都拿牛奶当泻药的。亚洲人,例如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到了喝牛奶多的地方,例如美国,绝大多数都出现喝牛奶即泻肚的问题,这是因为亚洲人小时候牛奶喝得少或根本没有喝过,因此缺乏某种蛋白酶而造成的。

分析起来,我从小就不吃臭豆腐,所以小肠里没有能分解它的蛋白酶。我十几岁时去内蒙古插队,开始吃奶皮子,吃出味道来,所以成年以后吃发酵得更完全的奶酪,便没有问题。

长辈“不要挑食”的告诫会影响小孩子的将来,道理就在于你要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多地吃各种食物,使你体内蛋白酶的形成尽可能完整。于是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消化,也就有了幸福生活的一半了。

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的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我注意到一些会写东西的人到外国走了一圈,回到中国之后发表一些文字,常常就提到对饮食的不适应。有的说:“西餐有什么好吃?真想喝碗粥就咸菜啊!”

这看起来真是朴素、真是本色,读者也很感动。其实呢?真是挑剔。

我就是这样一种挑剔的人。有一次我从亚利桑那州开车回洛杉矶。我沿着十号州际高速公路往西开,早上吃三明治,中午吃麦当劳,天近傍晚,路边忽然闪出一块广告牌,上写中文“金龙大酒家”,我毫不犹豫地从下一出口拐下高速公路。

其实我对世界各国的中国餐馆相当谨慎。威尼斯有一家温州人开的小馆,我进去要了盘炒鸡蛋。手艺再不好,一个炒蛋总坏不到哪里去吧?结果端上来的炒鸡蛋炒得比盐还咸。我到厨房去请教,温州话我是不懂的,但掌勺的人表明“忘了放盐”我还是懂了。其实,是我忘了浙江人是不怕咸的,不过不怕到这个地步倒是头一次领教。

好,转回来说美国西部蛮荒之地的这家“金龙大酒店”。我推门进去,站柜的一个妇人迎上来,笑容标准,以英语开口:“几位?”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从她肩上望过去,座位上都是牛仔的后代,我对他们毫无成见,只是,“您这里是中国餐馆吗”?

“当然,我们这里请的是真正的波兰师傅。”

在回洛杉矶的路上我都在骂自己挑剔。波兰师傅怎么了?波兰师傅也是师傅。我又想起来贵州小镇上的一家小饭馆,进去,师傅迎出来:“你炒还是我炒?”中国人谁不会自己炒两个菜?“我炒。”

所有作料都在灶台上,拣拣菜,抓抓码,叮当五四,两菜一汤,吃得头上冒汗。师傅蹲在门口抽烟,看街上的女人走路,蒜瓣儿一样的屁股扭过来扭过去。

所以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为什么会思这些?因为蛋白酶在作怪。

与我体内的蛋白酶相反,我因为十多岁离开北京,去的又多是语言不通的地方,所以我在文化上没有太多“蛋白酶”的问题。在内蒙古、云南,没有人问过我:“离开北京的根以后,你怎么办?你感觉如何?你会有什么新的计划?”现在倒是常常被问道:“离开你的根以后,你怎么办?你感觉如何?你适应吗?”我的根?还不是这里扎一下,那里扎一下,早就是老盲流了,或者用个更朴素的词,是个老“流氓”了。

你如果尽早地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你就不太会大惊小怪。不过我总觉得,文化可能也有它的“蛋白酶”,比如母语,制约着我这个老盲流。

猜你喜欢

  • 擒乌贼记

    擒乌贼记海洋深处,一场神秘的冒险即将展开。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而勇敢的渔夫,名叫张海。他出生在一个渔村,从小就对大海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每次看着父辈们踏上渔船,他都心生向往,渴望有朝一日也能扬起船帆,踏上辽阔的海域。终于,张海的梦想实现了。

  • 星星和丁香花

    星星和丁香花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颗闪烁着明亮光芒的星星,它是夜空中最亮眼的存在。而在地球上,有一株美丽的丁香花,在花园的一角静静地开放着。星星和丁香花虽然身处不同的世界,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星星寂静地闪烁,从夜晚开始一直守护着大地;而

  • 疯子出卖智慧的故事

    疯子出卖智慧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个被人们称作“疯子”的人。他看上去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眼神迷离,常年住在村子的角落里,但他的智慧却让人们叹为观止。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富商,他听说疯子拥有非凡的智慧,心生好奇,决定去找疯子探个

  • 桔子树和老虎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山的深处,有一棵高大的桔子树。这棵树结满了鲜艳的橙色桔子,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动物前来尝鲜。而在这片山林中,还住着一只凶猛的老虎。这只老虎凶狠残暴,常常威胁着其他动物的生存。其他动物全都躲避着它,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希望有

  • 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老鼠和大象的故事从古至今,动物们一直在我们的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是为了给我们带来各种故事和启示。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将讲述一个关于一只小老鼠和一只巨大的大象之间的友谊和困境。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有一只孤独的

  • 忠狗送信记

    忠狗送信记从古至今,狗一直是人类最忠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有许多感人的故事都以狗为主角,其中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是关于一只名叫小黑的忠心狗狗,它在送信的故事中展现了难以置信的智慧和忠诚。故事的起源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小黑是一个被当地村民们喜爱

  • 猛虎上当记

    猛虎上当记深山密林中,居住着一只强大而凶猛的猛虎。它体型庞大,毛发棕黄,眼神犀利,让整个山林都为之一颤。猛虎傲视群雄,无人敢近,它也因此得以享受着独自统治的权力。然而,就在这片山林的边缘,有一只巧妙机智的雄狐。这只狐狸与其它森林中的动物相比

  • 驴子出的坏主意

    驴子出的坏主意在一个宁静的农村里,有一只聪明机智的驴子。这只驴子和农民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驴子非常喜欢在农田里拉犁、搬运重物,他为自己能够为农民做出贡献感到自豪。然而,最近,驴子开始有了一些坏主意。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