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9:09  热度:9℃

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有颜精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柳正礼曾任汾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为丹州刺史,兄长柳公绰唐代名臣,封河东郡公。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柳公权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柳公权本人也十分喜欢学习,本身又聪明伶俐,十二岁的时候就能作辞赋。

元和三年,柳公权高中进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为夏州掌书记。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去世,唐穆宗李恒继位为皇。新皇登基,柳公权进京回禀政事,得到唐穆宗的召见。柳公权被后世所熟知,是因为他写的一手好字。后来他被唐穆宗重用,也是因为他字写的好。

唐穆宗在召见他的时候,表示自己曾经在佛寺看见过柳公权的笔迹,早就想见他了。于是就将柳公权调回京师,先任右拾遗,后又补翰林学士,又升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柳公权一生在仕途上成就不高,但是却深受皇帝的宠信。他是三朝侍书,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都被皇帝任命为侍书。最搞笑的是,他不是一直是侍书的,本来已经担任有其他职位的,但是皇帝想念他了,于是就又为侍书了。

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是唐朝名臣,仕途上成就很高。看见自己的弟弟,一直在侍书的位置上待着,也看不下去了。柳公绰在太原任职之时,就写信给李宗闵,希望能够给柳公权调换一个职位。当然柳公绰不是想让柳公权掌握职权,只是觉得侍书的职位和占卜小吏差不多,不需多少,就调换一个闲散职位就行。

在哥哥的帮助下,柳公权终于得以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但是不久之后,唐文宗因为思念他,又调他为侍书。

柳公权后来升任谏议大夫,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据说有一次文宗召见六位学士,无意间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于是举起自己的衣袖表示,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其实就是想突出自己节俭之风,在场的学士都颂扬文宗的美德,但是只有柳公权闭口不提。

几位学士走后,柳公权被文宗留下来,然后文宗询问他方才为什么不说话。变相意思就是,方才柳公权为什么不夸夸他。柳公权表示,君主的美德,应当是在亲贤臣远小人,奖罚分明方面。穿洗过的衣服只是小节,实在无足轻重。

唐文宗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于是第二天就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学士之衔仍旧,掌撰写诏书。个人认为,唐文宗当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开心的。

开成五年,唐文宗去世,唐武宗李炎继位。唐武宗继位之后,柳公权被任命为右散骑常侍,后柳公权被宰相崔珙推荐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唐武宗本来挺喜欢柳公权的,但是柳公权被推荐之后,就不怎么喜欢了。后来柳公权不仅没有得到升迁,反而降为太子詹事。经过好几次升迁,才任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河东郡开国公,任工部尚书。

大中初年,任少师。大中十二年,柳公权八十岁,在随群臣祝贺之时,因为年迈疲惫,本来为宣宗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柳公权误称光武和孝,于是受到弹劾。就这样,柳公权都未曾退休。

咸通初年,柳公权以太子太保职位致仕,咸通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追赠太子太师。

猜你喜欢

  • 我的娘亲

    一大早,娘就打电话来:“儿子,今天天好,娘带你去个公园,可好了,新建的,你都没去过。”这要是在往日,我一定会说:“啥公园我没去过啊!我还忙,先不去了!”可这次我却没有拒绝,一是因为难得娘这么有兴致,不好说不去,二来这几天确实很烦躁,正好还有

  • 老鬼吹蜡烛

    李然是一位杰出的恐怖小说家,经常为了寻找灵感,去那些让人谈之色变的恐怖场所。这一日,他来到一所传闻中闹鬼的老宅。夜晚,李然在走廊尽头看到了一个手持白蜡的佝偻老人。老人的步伐缓慢,身体僵硬,像个提线木偶。李然走上前去,好心提醒老者说:老人家,

  • 鸡异

    故事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江西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特大瘟疫,有一个村庄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着的人跑得动的都逃命去了。岳老汉一家祖孙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仅剩下岳老汉和一个8岁大的孙女小玉。岳老汉已经一大把年纪了,经不起折腾,就和孙女小玉留在

  • 紫貂王

    刘三柱步行千里到了长白山,想捕获一只身长三尺的紫貂王。可是紫貂生性机灵,行动敏捷,往往不等人靠近早就缩进窝里去了。这种身长三尺的紫貂王在大山中生活了至少百年,更是有灵性,别说是人,就是天上的金雕也无法捕捉到它。刘三柱在大山里转悠了三天,别说

  • 清明

    傍晚的路灯下,一辆小车行驶过近几年新修的高速路后,从马路口拐进一条七拐八拐的泥土路,碾过石子扬起一片尘土。这是清明前夕,游明明跟着父亲从北方到东南沿海的农村老家扫墓。一下车一股猪饲料厂的臭气混着泥土的味道扑鼻而来,微湿的空气中明明伸展了四肢

  • 清明时节

    转眼又到清明时节。望着满山无名的野花和青青杂草,想起故乡父亲坟茔前那块静静的墓碑,我的内心犹如刀绞般疼痛,不知不觉酸涩的泪水已溢满了眼眶。父亲是在去年清明节离开我们的,当我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赶回老家时,来自县城各地的亲朋好友已把农村的小屋围

  • 可以慢,但不能停

    大二时,我被分配到新生班级给辅导员帮忙。我第一次注意到学妹,是因为新生中秋晚会。她走到讲台上,很用力地介绍:“我叫×××,来自甘肃会宁。能来上大学我很开心,不过我挺想家的……”那时她有些微胖,脸色偏黄,短发,戴眼镜,深情得有些不自然,说完就

  • 捕蝉中悟出的四个道理

    入暑以来,蝉声大噪,正是捕捉知了龟的好时节。知了龟是蝉的幼虫,用它做成的“油炸金蝉”,色泽金黄,入口酥软,营养丰富,是难得的时令食品,更有“唐僧肉”的美称。黄昏时分,我右手提瓶,左手持竿,紧随大哥的灯光入林捕知了龟,兴趣斐然之余且有所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