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母爱的怀抱里催生速滑女皇小王濛

父母爱的怀抱里催生速滑女皇小王濛

收录日期:2025-11-21 01:27:59  热度:8℃

淘气可爱,小女孩像个假小子

1985年出生的王,家在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一个出产煤炭的边陲小城。王的家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她的爸爸有兄弟6个,姐妹两个。在王的姐姐出生后,王的爸爸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个男孩,特地给还在母腹中的“他”起名为“蒙”。王在妈妈肚子中就不太老实,常常折腾得妈妈疼痛难忍,让人觉得还真可能是个小子。等到出生时,又费了医生好大的劲,以至于连医生都说:“接生了这么多小孩,还没见过这么刚性的丫头。”爸爸抱着她对妈妈说:”既然是个女孩,就在‘蒙’字上面加上三点水吧,‘’是小雨点的意思,很有诗意的名字,我们的女儿将来一定是个文静的小姑娘。”

随着王一天天长大,她出落得越来越出乎父母的意料。家里翻盖房子,只有3岁的她,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地爬上了屋顶平台,把两座屋子间的踏板当成了独木桥,在上面走来走去,下面的大人吓得一身冷汗,可她却笑着说:”没事。”小王不仅胆子大,而且还特别地好动,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有一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一家人还在熟睡。王醒来后,怎么也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自己穿上衣服、鞋袜,跑出去玩了。等到妈妈醒来,一摸身边,空荡荡的,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家人大呼小叫地乱成一团,可她倒好,满头是汗地从外面跑进来,还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气得爸爸摁住她,在她的小屁股上抽了两巴掌。

同龄的小女孩都喜欢玩一些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可王却偏爱一些刀、枪玩具,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支纸炮枪,被她看见了,死活缠着要玩,爸爸没有办法,只好给了她。王如同宝贝似的捧在手里,在街上到处炫耀。别的小朋友都很眼馋,央求着让摸一摸,可王却不肯答应,自己不会玩,也不给别人玩,还怕别人抢走了,干脆就把枪放进口袋里,一只手紧紧地攥着,没想到,一不小心,只听见“啪”地一声响,枪走火了,王_放在口袋里的手也被崩伤了,贴了好几天的膏药。但王伤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缠着爸爸要那支枪,爸爸摇着头说:“看来,你是不会接受教训了。”

为了磨小王的性子,妈妈出主意说让她去学钢琴。爸爸特地买了架电子琴,还给她请了家教。在老师面前,王还能老老实实地弹弹曲子,可等老师一走,妈妈就听到琴声不对劲,忙跑进屋里一看,只见王脱了鞋,用她的小脚丫在琴键上弹着。学琴失败了,妈妈又让她学画画,细细的画笔拿在手里,没画出几根线条,小王就不耐烦了,她“啪”的一声,把笔折断了,又把画纸给撕了,对妈妈说:“我不画了。”“那你想干什么?”“我想玩。”说完,王就跑了出去。妈妈摇着头说:“这哪里是个女孩?简直就是个假小子。”

当王五六岁的时候,功夫片《少林寺》走红全国,小王也迷上了这部电影,整日里刀、剑不离手,上蹿下跳地摆姿势。她还特别爱看电视里播出的武打片,每当电视里出现武打镜头的时候,王就会拿着她的小刀、小剑进行模仿。通常是电视上演得惊心动魄,荧屏前的她学得如痴如醉,时不时地还会弄出几个惊险动作,让爸爸、妈妈为她担心;有时,她还煞有介事地拿着一些练武的图片,自己琢磨着如何练武。爸爸见她对武术这么痴迷,对妻子说:“这丫头是着魔了,干脆我们也送她去学武吧。没准,她也能成为一个武术明星。”王的妈妈也被女儿弄得头痛,没说什么就答应了。这下王可高兴了,她还和爸爸讲条件:“我哪都不去,要去就去少林寺学。”爸爸苦笑着说:“好,好,只要你不怕变成小和尚,就去少林寺。”可等到他找人一打听,到少林寺学武,要交3700元报名费,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可算得上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经济不甚宽裕的爸爸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明理父母,爱女儿就支持女儿的爱好

1994年底,北方的七台河市又到了隆冬季节,这正是开展冰上运动的好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市体育学校的冰上教练就会到各个学校去挑选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市体校教练马庆忠一眼看中了正在操场上和同学疯闹的王,在他眼里,四肢粗壮,腰肢结实有力的王,是个不可多得的滑冰好苗子。对于王_来说,非常想到体校去学滑冰,但她知道爸爸、妈妈一定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一心想她好好念书,将来好考大学。王左思右想,干脆决定先瞒着他们再说。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没多久,王的父母就发觉女儿的情况有些不对劲了:王比以前似乎玩得更狠了,每天回到家里,就趴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连饭都懒得吃,就更别提看书学习了。她的爸爸、妈妈赶紧抓着女儿一逼问,才知道宝贝女儿早已经进了体校学习滑冰了。这下,父母的气可大了,他们训斥王说:“谁给你的胆子自己做决定的?你翅膀长硬了?” 王_也知道自己做的不是很对,就低着头,任父母责怪。第二天,王的爸爸气冲冲地找到了体校的马庆忠教练,非要把女儿带回学校去不可,马庆忠一边赔不是,一边想劝说王的爸爸改变主意。王的爸爸猛地把马庆忠推到一边说:“你知不知道,为了我这个女儿,我操了多少心?我们一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她的性子磨过来,指望她好好学习,将来好考大学,你倒好,没经过我们的同意,就把她给招到这里来了,你这不是毁我们吗?”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后,马庆忠教练说:“咱们也别争了,就让王_自己选择吧。” 王的爸爸哪还想让女儿做选择,他拉着女儿的手就要走。这时,王的倔强劲也上来了,她死活不愿离开体校,她对爸爸说:“我喜欢滑冰,求求你了!”看着女儿倔强的神情,爸爸知道自己很难说服女儿了,再加上马庆忠在一旁劝说,王的爸爸最后只好答应了。

七台河体校虽说以冰上运动为主,但却连一个冰上运动场都没有。学员们练习滑冰全都是在一条小河道上,因河水结冰而形成的自然冰场,而且,滑冰用的冰刀也是自己做的土冰刀;而且,学校的纪律要比普通学校严格多了,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要起来跑步,到晚上9点半就统一熄灯睡觉。这对自由惯了的王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

不仅如此,困难还来自生活上,体校规定:洗衣服、叠被子、打饭这些事情都必须自己做。一些同学偷偷地把换下来的脏衣服包好带回家让爸爸、妈妈洗,王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她也偷偷地把自己的脏衣服带回了家,交给妈妈。不想,被爸爸看见了,他把脸一板说:“你现在是个运动员了,这点苦都吃不了,怎么会有出息?” 王最受不了别人瞧不起她了,赌气说:“自己洗就自己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马教练就带着他的一群小弟子们来到齐齐哈尔市,在那里的专业滑道上进行训练。由于白天是专业运动员训练的时间,王和她的同伴们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训练,有时,运动员训练得晚了,王他们只能在一旁坐着等。体育馆的冷气开得很足,王他们冷得只发抖,而这样的日子似乎永没有尽头。终于,王受不了了,她没有和教练打招呼,就一个人跑了回来,对爸爸、妈妈说:“我受够了,再也不想滑冰了。”说完,把冰刀扔在了地上。要在以前,王的爸爸、妈妈肯定对女儿的选择感到高兴,可现在,看到女儿只是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他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爸爸知道对倔强的女儿不能来硬的,于是他什么也不说,默默地拣起扔在地上的冰刀走了出去。

王不知道爸爸要干什么,就跟在后面。只见爸爸坐在院子里,拿过一块磨刀石,慢慢地磨着冰刀。王看了一会,忍不住对爸爸说:“我已经不练了,你还磨它干吗?”爸爸用手试了试锋利的刀刃说:“你不练还可以送人呀,我的女儿没出息,难道别人的女儿也会没出息吗?说不定要这冰刀的人将来会是世界冠军呢,到时,我的脸上也有光彩。”一席话,激起了王的好胜心,她上前抢过冰刀说:“好,我也要拿个冠军让你看看!”第二天,王又回到了齐齐哈尔继续训练。

猜你喜欢

  • 我送父亲进养老院

    一那天晚上,养老院打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一边恋恋不舍地穿上大衣,一边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半昏迷状态,

  • 两公里的雪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否则,很少和我们搭腔。平时都是母亲传达圣旨”,如我们有一丝违拗,他就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父亲爱我们吗?有时我会在心底不由自主地偷偷疑

  • 父爱,一首我没读懂的诗

    我用眼角的余光能看到他的表情在发生着变化。由开始做长者状想训斥教育我,变成了愤怒,后来是焦躁不安,再到后来就变成了压抑着的悲哀。我的青春期”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

  • 感触父亲的疼痛

    在我的感觉中,他是人世间最诚实、善良的人。老实巴交,安分守己,一颗心待人,从来没得半句滑头话说,说事总是一是一二是二,总是根到实稳的。父亲在时,家中养猪,多半是父亲把猪食。一不留神,胸口肋骨抵在猪圈跨马墙上,每回总要疼上好些天。感触父亲的疼

  • 只想和你接近

    直到我16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地,孩子们也是。

  • 生命中的第三种疼痛

    20岁那年,我被挤下了高考的独木桥,所有的梦想和荣耀在一夜间灰飞烟灭。我的生活也仿佛一下子沉入了海底,周围的一切使我不能呼吸。我选择了逃离,丝毫不留恋地逃离了那个生养我20载的村庄,独自来到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我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看,我要

  • 因为我是他的守护神

    急性子妈妈耐心爸看到羊羊第一眼,我满腔的喜悦一下子就结成了冰。那是个小婴孩儿吗?脑袋硕大,脖子溜细,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儿还没我的拳头大,哭起来哼哼唧唧跟蚊子叫一样,不仔细听都听不到。我只看他一眼,就将头扭到一边,眼泪顺着眼角淌下来。羊爸可没

  • 我与父亲的“恩怨”

    父亲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是严厉的,蛮不讲理的,始终与我格格不入。我与父亲好像前世有过什么仇,今世他是来惩罚我的,以致于我们兄弟姐妹6个中,另5个都在父亲身边,惟独我远隔千山万水,漂泊他乡。母亲经常责备父亲说:都是你把娃子打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