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沉溺在自卑中的三毛

沉溺在自卑中的三毛

收录日期:2025-11-21 09:49:24  热度:9℃

有一次哈佛东亚文学系的玛丽莲去燕京图书馆借书时遇到了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教授仓弼德,他们的聊天内容改变了她的不自信人生。仓弼德为她讲了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故事。

三毛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又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她喜欢体育,常常一个人倒吊在单杠上直到鼻子流出血来。她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本一发下来,她只要大声朗读一遍,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内容,有一次她甚至跑到老师那里,很轻蔑地批评说:“语文课本编得太浅,怎么能把小学生当傻瓜一样对待呢?”

三毛1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台北最好的女子中学——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在初一时,三毛的学习成绩还行,到了初二,数学成绩一直滑坡,几次小考中最高分才得50分,三毛心里很自卑。

然而一向好强的三毛发现了一个考高分的窍门。她发现每次老师出小考题,都是从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三毛每次临考,都把后面的习题背过。因为三毛记忆力好,所以她能将那些习题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一连六次小考,三毛都得了100分。老师对此很怀疑,决定要单独测试一下三毛。

一天,老师将三毛叫进办公室,将一张准备好的数学卷子交给三毛,限她十分钟内完成。由于题目难度很大,三毛得了零分,老师对她很是不满。

接着,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了三毛。他拿起蘸着饱饱墨汁的毛笔,叫三毛立正,非常恶毒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他用毛笔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圈,因为墨汁太多,它们流下来,顺着三毛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她的嘴巴里。老师又让三毛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哄笑不止。然而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命令三毛到教室外面,在大楼的走廊里走一圈再回来,三毛不敢违背,只有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漫长的走廊走完。

这件事情使三毛丢了丑,她也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于是开始逃学,当父母鼓励她要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再去学校时,她坚决地说“不”,并且自此开始休学在家。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三毛仍然不能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当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姐姐弟弟不免要说些学校的事,这令她极其痛苦,她时常感到那件事情对她的压力,仿佛能看到老师与同学们嘲笑的脸孔。

智慧点睛

如果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对我们已经造成伤害,那么我们苦苦回忆它,不能忘记它,这无异于在旧伤上又添了新创。

人要想活得自信、洒脱,最好的方法便是做个健忘的人。过去的事就让

猜你喜欢

  • 揭秘三国名将赵云之妻的真实身份 赵云有后

    三国时期最完美的英雄人物,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被后世之人赞为千古儒将!《三国志》记载: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历史上的赵云留下了二子一女,分别为官至虎贲中郎督的长子赵

  • 明官降清第一人李永芳简介 李永芳降清后如

    明末清初,腐朽衰败的明朝对上正冉冉升起的清朝,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虽然儒家向来倡导忠君思想,但也有飞鸟择木而栖。所以明末清初之时,明朝官员投降清朝的不少。其中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等人大家都挺熟悉,那你知道第一个投降清朝的明官是谁吗?此人名李

  • 唐高宗宰相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的孙女是谁?

    许多人认为唐高宗一生懦弱,始终被武则天牵着鼻子走,乃至于武则天取代李唐建周称帝。其实唐高宗曾经有过废除武则天的念头,但计划还来不及实施就迅速告破,最终反牵连一干大臣丢了性命。宰相上官仪,便是夹在唐高宗和武则天中间的牺牲品。麟德元年,宦官王伏

  • 唐初名将杜伏威有多厉害?他是怎么死的?

    杜伏威本是草寇出身,投降唐朝以后,李渊赐姓为李,被封为太子太保,在唐朝的地位仅次于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三人,可以说是唐朝第四号大人物了!杜伏威十六岁时就落草为寇了,他家中贫穷,又经常偷窃,最后他和好友辅公祏被官府通缉,这才跑到山上,聚集了一

  • 陶侃是谁?陶侃有何历史事迹?

    陶侃,字士行,东晋名将,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在东吴的地位并不高。陶侃出身贫寒,他父亲早逝,早年在寻阳当过鱼梁吏。后来,陶侃逐渐崭露头角,他先是平定了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后来又领兵平定了苏峻之乱,稳定了东晋政权,战功赫赫。另

  • 母亲在前父亲在后

    父亲母亲每次出门逛街,都是一前一后走的,快60年的老夫老妻了,居然顾忌一起走被人撞见会笑话,更别说牵手了。通常是母亲让父亲“先头里走”,然后自己再故意磨磨蹭蹭地东找西找才出门,远远跟在后面。距离拉开了,心里却彼此相互照应着,这就是他们那个年

  • 母亲去哪了

    下午两点半,我从学校回家,经过一楼父母家门口,很自然地掏出钥匙打开了门。我与父母同住一栋楼,我住在二楼,父母在一楼。当初这样选择,就为了方便照顾他们。自从儿子上高中后,我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回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去必要到父母那报个到。父亲

  • 轻视的代价

    一日,年轻的约翰·洛克菲勒登门造访,想跟他洽谈一个运输项目。此时的洛克菲勒名不见经传,拥有的财富和名声远不及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来的时候,正巧赶上范德比尔特的家里还有其他几位贵宾和名人。在听完洛克菲勒的陈述后,范德比尔特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