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贫穷而不卑

贫穷而不卑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1:01  热度:8℃

老总姓陈,在用人上自有他的一套。

陈总带着我去了本市的一所大学,他决定在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对于陈总的举动,我不大敢认同。就算这些学生中真的有黑马,也是没有经验的黑马,他也太冒险了。

他让那些应聘的学生站成一排,然后他出了第一个问题,家在本市的学生站出来。结果那些家在本市的同学,脸上带着洋洋得意的优越感站了出来。一般情况下,招聘单位不愿意解决新人的食宿问题,所以都会就地取材。想不到陈总却说,你们可以走了。家在外市的同学,你们也可以走了。

剩下的是一些来自农村和山区的同学。陈总说,每个月生活费在400块以上的同学站出来。呼啦一下,大部分同学都站出来,只剩下3个同学还站在原地。我以为这3个灰头土脸的同学必走无疑,谁知陈总却对那些每月生活费在400块以上的同学说,你们也可以走了。

剩下的3个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来自本市郊区,木讷少言,站在那里,垂着头,一言不发。另外一个同学来自陕北,自卑胆怯,站在那里,目光游移不定。而最后一个同学来自贵州,他叫林小北,站在那里,目光明亮地盯着陈总。

陈总逐一地问他们生活费的来源。本市郊区的那个同学说,他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父亲。父亲下岗后,靠碰海供他上学,运气好的时候碰海能碰海参之类,所以他的生活费时多时少。来自陕北的那个同学,他的父母都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他的生活费和学费多半来自社会助学,少半来自贷款,生活得谨小慎微。唯有林小北,他的生活费和学费全部都是自给自足。

陈总问林小北是怎样挣到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林小北不卑不亢地说,课余打工和写作。我在学生食堂里洗过碗,做过家教,派发过广告,给报刊写过稿,供自己读书富而有余,而且还可以每年还上当初上学时借的钱的一部分。

陈总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站起来说,小伙子,你是好样的,就是你了,你还欠多少钱没还上?

林小北想了一下说,一万块吧!陈总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林小北,这里有一万块,你去把欠款还上,准备一下,然后安心到公司里来上班。

我发现林小北攥着银行卡的那只手有些抖,我忽然觉得,人尽管有很多东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比如出身,比如父母,比如疾病,但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时候钱多并不代表优势,林小北因为贫穷,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只要有机会,豆芽菜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 飞跃颠峰的雄鹰

    这天是个好天气,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左边是一座高山,右边是一条宽阔的公路,公路上飞驰着一辆高级轿车,车上坐着全美第二十一届棒球赛冠军,老亨利和他的孙子,这是一个周末,他们要到郊区的农场去郊游去度假。突然这辆车子停了下来,老亨利下来打开车前面

  • 人才的要求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

  • 找到梦想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他走下楼去,问那青

  • 最出色的地方

    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有一个流亡海外的女孩子,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英国特工组织看中,加入了英国的特工组织。她其实并不适合特工工作,性情急躁,所有同事都不看好她,认为她做间谍,无疑是为敌国送上一座秘密的宝

  • 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

  • 把自己当做鼠的人,肯定被猫吃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

  • 飞蛾的痛苦

    飞蛾在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实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象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

  • 你也会成功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