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狼道”中的哲学

“狼道”中的哲学

收录日期:2025-11-21 13:08:24  热度:10℃

狼在牛群四周游荡,并非漫无目的,而是盯住猎物。北美野牛觉察到危险,增强了戒备。但狼的体重只有四十公斤,和家犬的体重相同。这些凶悍的北美野牛为什么还要担忧呢?

为获取成功,狼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协作狩猎和选择合适的猎物。如果在选择目标时发生失误,最终会葬送自己的生命。所以,狼必须寻找老弱病残的猎物。

整个牛群休憩时,体弱的成员混杂在强壮的野牛里难以分辨,狼只得耐心等候。此时,继续靠近牛群将遭到攻击。狼群必须把体弱的野牛隔离出来,渐渐地,它们包围了野牛。

空气异常紧张。强壮的野牛并不担心,它们没有受到威胁。但体弱的野牛无法抗衡,终于,在奔跑中,一头野牛被狼群捕获。

科学研究证实,狼群善于捉弄比自己虚弱的动物,而很少攻击强壮的猎物。独自狩猎时,狼会遭到大型猎物的反击。这就是狼群采取全方位进攻的原因。这个原则也适用于集体防御,微小的生物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击败入侵者。

狼是最善交际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并不仅仅依赖某种单一的交流方式,而是随意使用各种方法。它们嚎叫、用鼻尖相互挨擦、用舌头舔,使用包括唇、眼、面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内的复杂精细的身体语言或利用气味来传递信息。

在冬天,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法是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这样整个狼群都可以保持昂扬的斗志。

面对狼群,最为凶猛的猎豹也会退避三舍,这就是狼群杀阵的威力。

猜你喜欢

  • 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

  • 溥仪:给不了幸福就放手

    1956年12月的一天,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位探亲的女家属。这里关押的都是抗战期间的重要战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此刻,溥仪正在等待一位女子的到来,她就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也是伪满时期的最后一个“贵人”一一李玉琴。李玉琴嫁

  • 皇帝爱上木匠活

    大明末期,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后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由校做了皇帝,史称明熹宗。朱由校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手艺高明得很。他所宠信的太监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

  • 骇河英魂

    1943年盛夏,战争的乌云布满了整个天空。在鲁西北平原一个叫大邵庄的小村子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战斗。“我的再数三个数。”鬼子中队长平田一郎冷酷地扫视了一下麦场上的人群,“你们再不说出八路军伤员的下落,统统死啦死啦的!”鬼子的6名机枪手并排

  • 石崇王恺比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羊琇、王恺都是外戚

  • 白痴皇帝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

  • 李特的流民大营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天水等六

  • 闻鸡起舞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