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刘少奇的故事: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刘少奇的故事: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11:11:12  热度:8℃

毛泽东的“倒刘”檄文《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曾几何时成为我们60后学生必须“天天读”的课文,文中那些“一言九鼎”的“警句”,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号召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红卫兵大造刘少奇的反,把他打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和“睡在毛主席身边的赫鲁晓夫”,最后给他定的罪名一大串:“叛徒”、“内奸”、“工贼”、“反革命”、“修正主义头子”……刘少奇被打倒后,惨遭迫害致死,死时不仅在京城没有“葬身之地”,而且在外地火化时连真实姓名也没有。一个堂堂国家主席竟然如此被“打倒在地”——九泉之地,可谓也是史无前例。

刘少奇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一九六一年初春,刘少奇主席轻车简从,回到老家炭子冲。这天,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子时,发现上边贴着一张上面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纸条。

刘少奇一愣。字迹歪歪斜斜,笔画稚嫩,显然是小孩子写的。刘少奇忽然产生一股冲动,他希望见见小纸条的作者。童言无忌,也许他能说出许多大人不敢说的意见来。

回到住地,他交代工作人员,纸条贴了就贴了,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有可能,他倒希望见见这位小朋友。工作人员连忙跑过去,电线杆上的小纸条却忽然不见了。

小纸条是让一位早起的民兵揭走了。民兵报告了公社公安员,公安员又向随同刘少奇回乡的省公安厅长李强报告。李强指示:暗地侦察,不要扩散,也不要向少奇同志汇报,等查出眉目来,再视情况而定。

不到半上午,案子就破了。作案嫌疑人是花明楼区完全小学四年级学生肖伏良,一个10岁的孩子。

学校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刘少奇主席38年才回家一次,老家的学校却有人张贴打倒他的标语,这是现行反革命行为!为了挽回影响,校长提出三条处理意见:一、开除肖伏良学籍,交司法机关处理。二、班主任郑淑梅管理不严,要追究政治责任。三、对全校学生作一次摸底排队,及时发现苗头,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这同时,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向上级写了报告,检查自己严重失职的错误,请求给予处分。一时间,花明楼区完小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第二天傍晚,刘少奇记起电线杆子上那个纸条,忙去省公安厅长李强住的屋里,说:“李强同志,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不好对我讲?”

李强分明在躲闪着什么,支吾着。刘少奇说:“电线杆子上那个纸条是怎么一回事?”

李强连忙解释说:“我见少奇同志这几天很忙,想等破了案子再向您汇报!”

“那个人找到了没有?”李强说:“我们在花明楼完小和大队小学都作了调查,对了学生们的笔迹,是一个叫肖伏良的学生写的,他本人也承认了!”

刘少奇着急地说:“嘿,把学校也搞得很紧张!”

李强说:“学校已作出决定,开除肖伏良的学籍!”

刘少奇摆手说:“不要开除学籍。小孩子吃不饱饭,有怨气。我是国家主席,当然有责任。至于校长、班主任,更不要责怪,怎么能怪他们呢?我倒想见见这个肖伏良,他写那个条子,一定事出有因!”民兵很快把肖伏良带来了。

刘少奇诧异地说:“怎么,是你?一个小不点儿的孩子!”

肖伏良使劲往后蹭。一抬头,站在面前的却是一位和善的白发老人,他恐惧的心理稍有缓解,说:“您就是刘主席呀,我不反对您了!”

屋里的人都笑了。民兵训斥他:“纸写笔载的东西,贴了出来就由不得你了。写反动标语是要坐牢的,你知道吗?”

“什么,还要坐牢?”肖伏良哭了起来。

刘少奇对李强说:“写这种东西只是反映了一种意见,一种情绪,算不得是反动标语。请你告诉学校,校长不要检查了,班主任也不要停职反省了。有意制造一种压抑的政治气氛,今后谁还敢说话呀!”刘少奇微笑着踱了过来,把肖伏良拉到自己身边,又说:“小朋友,不要哭。怎么会叫你坐牢呢?那是人家故意吓唬你。你说说心里话,你为什么要写那张纸条?”

父亲去修水库,他和妈妈在公共食堂每餐三两老秤米,实在吃不饱。长期营养不良,妈妈得了水肿病。小伏良很难过,他作过许多设想,一定要使妈妈吃一餐饱饭。前天放学回家,妈妈病在床上走不动,叫他去食堂打饭。那会儿,食堂开饭的高潮已过,又恰巧炊事员不在厨房里。肖伏良爬上灶台,饭甑里有两瓦钵饭。一瓦钵是他家的,另一瓦……他将那不属于他家的一瓦钵饭塞进了书包,一溜烟跑出食堂。

猜你喜欢

  • 爷爷和奶奶的爱情

    爷爷出生于旧社会一个破落的大户人家,据爷爷的亲人回忆,爷爷过满月宴的时候,小拳头大的银元装了整整三大箱子。爷爷的小名叫“应生”,取的就是“应运而生”之意。原本应该是含着金汤匙长大、富贵无忧的爷爷,却因为父亲赌博败了家,母亲参加自己外婆的葬礼

  • 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蒋经国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地“子承父业”。而他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已早早开始。蒋经国有3个儿子,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蒋孝文从小被娇生惯养,是出名的纨绔子弟、不良少年。在蒋家三公子中,蒋孝武是最被看

  • 哨声

    有一年,一位牧师到欧洲大陆旅行,住在某城市的一个旅店里。一天早上他起床后,楼下传来的口哨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种悠扬的声调让他为之一震。起初,他以为那是一种善啼的鸟类发出的声音,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口哨声听来婉转细腻,极具穿透力。于是他

  • 致歉

    汤姆·彼得斯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最受欢迎的管理学大师之一。他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只裴顿牌的肉鸡。他回到家,打开包装后发现鸡肉已经变质,还散发着腐臭。于是他拿着鸡回到了购买的商店,得到了赔付。但事情并没结

  • 领带与水

    一个男子在沙漠里缓慢地行进着,他口渴极了。这时候,一头骆驼跑到他面前,停住了。一个阿拉伯商贩跳下来,打开一个箱子说:“你想买条领带吗?”“不想,”男子有气无力地说,“我需要水,你有水吗?”“没有,”阿拉伯商贩说,“不过我的领带真的很漂亮。”

  • 拧三年螺丝的结果是什么

    王天翔,长得五大三粗,只是一名初中生,头脑简单。父母不指望他有出息、赚大钱,于是早年让他进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老板让他拧螺丝。两个月过去了,与他同时进厂的员工早就学会了,开始学习修车技术,有的人已经不愿意干这活了,跳槽走人了,可是他还是一丝不

  • 老实人的幸运

    唐朝人李固言生于赵郡(今河北赞皇)农村,为人质朴,敦厚老实,老实得有些木讷。这有点孔老夫子提倡的人生境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不过李固言的“讷”不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先天的缺陷——口吃。这让他虽然饱读诗书,但却常受人嘲笑,甚至欺侮。

  • 成功的秘诀

    巴斯威尔先生是一家五金用品店的老板,他正准备招募一个新伙计。几十位年轻人看到广告后应征而来,但是最终进入候选名单的只有三个:泰德、约翰和鲍勃。巴斯威尔先生精心设计了一道决赛考题,他交给他们每人一把新款螺丝起子,要求他们把它送到住在枫树大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