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老王借牛

老王借牛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3:01  热度:10℃

老李和老王是一个村。

老王上个几天学堂,他喜欢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逢过春节,村里的人都喜欢找他写写春联。

老李也读过几天书,他有点咬文嚼字,善于谈今论古。每逢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总喜欢找他坐在一起摆摆故事。

他们两个人各有爱好,各有所长。碰到下雨天的时候,老李喜欢串到老王家里坐坐,乐一乐,下把象棋,吹哈“壳子”,在村里可以说得上是最好的乡亲。

在秋收的时候,老王一连病了好几天。有一天,他老婆在田间收庄稼忙的很晚,恰巧天有点麻麻黑了。老李回家正好路过他家的田地,就顺便帮了老王的老婆一把。这时的天已是黑漆漆的了,两个人就一前一后的摸回了家。

第二天,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疯言疯语,村上的人三人一堆,五人一群,说的简直听不过耳。说老李和老王的老婆在田间里偷欢,回来的时候连路得看不见了,还差点踩到一条蛇。

老王他的病好了,这话传到了他的耳朵,他的肺都气炸了,还打了老婆二个耳光,他红着脸就直冲到老李家里就问:“老李啊!真看不出你还是只色狼!你真不是人,我要找你算帐!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你!”说完朝老李的脸上喷了一脸的口水。

老李是莫名其妙,胀起脸说:“老王,你听到谁嚼的舌头,我回家路过你家的田地,正好天麻麻黑,看到你老婆还在忙,我好心帮了她一把。不信问你老婆,我姓李的决不会做那种事。”

“无风不起浪,村里的人个个说得水点的燃灯。没想到你做出了见不得人的事情还说假话,你还真的是个咬文嚼字的人。”老王说完又狠狠地瞪了老李二眼,背起手气愤愤地就走了。

从此,他们两个谁也不理谁,就这样成了敌人。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正是夏收夏播双忙季节,老王的一头牛拴在渠边的一棵树上,哪知道那牛不老实的转来转去,那绳索圈到了那树丫里打了结,就咔在里面了。那牛就根本上喝不了水,也就下不了水,中午又是37度的高温,老王到下午四点钟去牵牛的时候,那牛就死在了树底下,牛的头还挂在绳索上。当场他气晕了,路过的人把老王弄回了家。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在这农忙的关健时刻,老王和他老婆商量了一番,只有去找老李家借牛。

他老婆说:“你一场误会把人家当成仇人,还好意思找人家!”

老王说:“试试看嘛,我们以前必竟是最好的乡亲!也许他不记仇了,能帮上忙!”

晚上,老王心里嘣嘣地跳,三步并作二步就到了老李的家就喊:“老李,还在忙什么?来,抽支坏货烟!”

“哟哟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请坐!请坐!”老李假意地打了个招呼。

“老李啊!以前是我不对,只怪我小心眼,请不要见怪!君子不记小人过,我来是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我老李能帮的到就帮,您说。”

“这样,把您家的牛,借我明天用一个上午,就是一亩多地就犁完了。老李,帮我这个忙!”老王说完眠嘴低头笑了笑。

这时的老李,眉头一皱,用手故意地摸了一摸后脑勺说道:“老王,你来的不是时候啊!我家的牛刚生下小牛仔了,这几天都不能用,对不起!对不起啊!”

“哦,是这样的,打扰您了,我只有在想别的办法。”老王很失望地说,就走出了门。

老王一边走,一边想,好像有点不对劲。老李家明明是一头公牛,怎么说牛生下小牛仔呢?我再去问问,老王又来到了老李的家。

这时老王大声地喊:“老李啊!您家不是一头公牛吗?公牛也会生小牛仔?”

老李在微弱的灯光下笑了笑,说道:“要不要我带您去看一看?”

这时的老王恍然大悟,转过身抬起手把自己的脑袋拍了拍就走了,走在夜色中……

猜你喜欢

  • 父亲的花

    父亲第一次养花。说是花,其实是草。品种很简单,不是昂着头展开心形绿叶的绿萝,就是白绿掺雜、垂下细细尖尖茎叶的吊兰。养它们的初衷,也不是陶冶情趣、美化房屋,而是为了让它们吸收屋里的甲醛。这些花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送来的,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说:“吸

  • 父亲的发薪日

    在我的人生最美记忆排行榜中,童年时代父亲领工资那天,绝对排名靠前。每逢那一天,父亲就会蹬着他那辆宝贝加重飞鸽,从一百多里外的单位回家,车笼头上一定挂着一块两斤重的大肉,后座上则是一个大萝卜和一大捆蒜苗,这是他当时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最奢华上限了

  • 台风中的父亲

    一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

  • 爱从手里到心里

    母亲今年72岁,到了古稀之年,我也进入了不惑之年。自我记事以来的几十年,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处,母亲都和我握握手,给我鼓励、温暖和爱;我也握紧母亲的手,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握手,温暖漫漫求学路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我站在门口,怎么也不肯进去,周

  • 幸福24万公里,在行走中陪伴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蓦然心动的一刻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

  • 母亲弯腰

    我看到母亲在一里之外弯腰,她在捡拾农人秋收时遗落的麦穗;我看到母亲在十里之外弯腰,她在向上苍祈祷,可以有更多的恩赐落到我们身上;我看到母亲在千里之外弯腰,她在向岁月妥协,她在把自己交出去,她在慢慢变成句号……母亲用弯曲的腰身,换来了我们的笔

  • 母亲的站牌

    中学时住宿,周日返校母亲一定去村口送我,回回不忘塞上几块钱:“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就买点,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难为情。我头也不回地上车找个靠前的座。钱上的青草味让我想起抹茶饼干,甜

  • 怀念父亲

    一晃眼就是三年了。三年前的今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是他的三年祭,我和弟弟妹妹及其他家人亲属来到了安葬父亲的坟头。清明时,坟头上所有的杂草都经过了一番清除。此时,又有点点的嫩绿钻出了土面,召示着新生命的延绵不断……点香、放鞭炮、礼拜,然